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临潼新丰——战国秦汉墓葬考古发掘报告.pdf

  为配合西安铁路枢纽工程新丰编组站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办事处湾李村发掘战国晚期秦基596座、汉墓94座。  596座墓葬可分为战国中期晚段、战国晚期、战国末期至秦代、秦末汉初四段,为战国中晚期至秦代“戏邑” “丽邑”内居民的墓葬区。94座汉墓可分

周原汉唐墓.pdf

本书介绍了2005年发掘的纸白墓地、七里桥墓地及历年在周原遗址范围内抢救性清理的秦汉、隋唐时期的墓葬资料。报告按照秦、西汉、东汉、隋唐时代差异系统介绍了墓葬位置、数量、墓向、形制、葬具、葬式及出土器物等信息,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墓葬年代及分期。

咸阳东郊秦墓.pdf

《咸阳东郊秦基》考古报告上编公布了西耳村52座、尹玉村134座中小型秦基的发掘资料,包括墓葬形制、葬具葬式、出土器物的客观描述以及墓葬分期、墓葬统计、年代推定、文化因素分析等;下编涵盖咸阳周边发现、发掘的建筑遗址、公王陵墓、中小型秦基墓葬资料的梳理、研究。

壁上丹青 : 陕西出土壁画集.pdf

本书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清理的秦、汉、北周、隋、唐及元代壁画,共计388幅。这些壁画中绝大部分为墓葬装饰壁画。

少陵原西周墓地.pdf

本书介绍了少陵原西周墓地发掘的整体情况,对出土的陶鬲、陶豆、陶罐以及铜戈、铜泡等遗物进行了型式划分,对墓葬进行了分期,另外对墓地的性质和出土的铜短剑进行了考证,并对西周居民的体质情况及牙病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商洛东龙山.pdf

本书分为九章,内容包括:层位关系与文化内涵、仰韶文化遗存、龙山文化遗存、夏代早期遗存、夏代晚期遗存、商代遗存、周代遗存等。

华阴兴乐坊——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pdf

兴乐坊遗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桃下镇兴乐坊村南部,渭河的二级阶地上,东距华阴市约10千米,西距罗敷河约1.3千米,南距华山北麓约2千米,北距渭河约8千米。该遗址为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遗址,经过考古调查与测绘,遗址范围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达28.5万平方米。200

H.K.列里赫的文化遗产保护探索之路.pdf

本书是一部关于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列里赫及其所倡议的《列里赫公约》的综合性研究著作。  本书主要为2005年4月15日在圣彼得堡律师事务所举行的国际科学实践会议以及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5~15届“列里赫遗产”国际科学实践会议的资料,充分肯定了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列里

宝鸡郭家崖考古发掘报告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 编著.pdf

郭家崖墓地地处秦岭北麓的渭河南岸台地上,是一处规模较大、沿革时间长、保存较好的东周秦及汉唐墓葬群,也是近年来继凤翔孙家南头之后在汧渭之会有关东周秦墓葬的重要发现。对该墓地122座墓葬的发掘工作分别于2011年和2017年两次完成,这批墓葬对研究秦人社会聚落形态、秦戎关系、墓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