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

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集合种群与群落稳定性研究.pdf

本书共分5章。第一章介绍了荒漠生境破碎化与啮齿动物集合种群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探讨了破碎化生境中啮齿动物种群的占据与灭绝,第三章分析了不同生境斑块啮齿动物集合种群动态和空间格局,第四章研究了荒漠啮齿动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第五章探讨了荒漠啮齿动物的生活史策略与群落稳定性。

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集合群落与神经网络预测研究.pdf

  本书在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大区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阿拉善左旗南部典型荒漠区可利用草场(面积为 3393km2)中的8个斑块的啮齿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专门研究,分析其栖息地环境特征和空间特征对啮齿动物物种组成变化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不同时间尺度(1年、3年、5年、7年)和不同季节条

阿拉善高原拟步甲区系与地理分布.pdf

阿拉善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环境条件恶劣,拟步甲在高原范围内普遍分布,而具体分布有多少种、生存在哪里、其分布格局如何等问题都极具研究价值,本书在大量采集标本的基础上探讨拟步甲在阿拉善高原的区系与地理分布。本书共5章:第一章介绍了阿拉善高原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阿拉善预选区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pdf

以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阿拉善预选区的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为主要研究内容,本书初步论述了预选区岩体工程地质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阿拉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程地质稳定性分区与适宜性评价、场址区大地形变InSAR解译分析、花岗岩深孔地应力测试、备选场址区岩体质量评价、岩体长

阿拉善断块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与矿产.pdf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宁夏地质矿产局地质研究所合作的科研专著。作者依据多年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对太古代阿拉善断块、始生代(中元古代)狼山阴山断褶带与龙首山断褶带进行了新的划分和论证。首次阐述了该区的太古代绿岩带和花岗岩质层的组成成分、地质特征、脆性破裂、塑性流动、重熔交代变

阿拉善蒙古语语音、嗓音及动态腭位声学研究.pdf

在历史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蒙古语阿拉善话有着自己独特的语音特征,其发音既有蒙古语的共性特征,也表现出特有的个体特征。  本书基于对语音多模态研究及蒙古语语音声学和生理研究现状的概述,通过语音信号、EGG信号和EPG信号,探讨、分析了蒙古语阿拉善话元音和辅音的声学特征

阿拉善荒漠植物图鉴.pdf

本书共收集阿拉善荒漠地区野生维管植物668种,隶属73科299属。图鉴以荒漠生境植物为主,同时增补了贺兰山山地、龙首山山地、沙漠湖盆地和河流湿地植物。书中对每种植物的植株、枝、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特征分别用彩色图片展示,并标注其中文名、拉丁名、蒙文名,还配以简要文字描述其形态

阿拉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pdf

本书由阿拉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两部分内容组成。阿拉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部分,介绍了阿拉善地区分布的92种国家级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类地位、保护和濒危等级、特有性、致危因素、本区分布与种群数量状况,同时附有鉴别每种动物的清晰图片;阿拉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部分,介绍了17种阿拉善地区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74种地方珍稀濒危植物的分类地位、保护和濒危等级、特有性、致危因素、保护价值、本区

阿拉善植物图鉴 冯起等 著.pdf

本书在大量野外采集标本和拍照的基础上,记录了阿拉善地区植物93科388属913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13种,裸子植物3科5属14种,被子植物84科376属886种。按照《中国植物志》进行了系统排列,同时参照《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0版)对部分植物科属种名进行了修订,每个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