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南迦巴瓦峰登山综合科学考察.pdf

收论文19篇、图片百余幅,论述了古今冰川、生物区系和植被极向分带性、垂直分带性等问题,论证了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水汽通道的存在及其影响等。

希夏邦马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pdf

希夏邦马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是中国希夏邦马峰登山队科学考察队1964年科学考察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八部分:(1)征服希夏邦马峰(以下简称希峰)的登山片断;(2)希峰地区及其主峰高程的测量;(3)探讨希峰地区现代冰川的分布和形态类型,冰川的发育条件以及冰川物理学等;(4)着重研究

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pdf

本书是中国珠穆朗玛峯登山队科学考察队1959年以珠穆朗玛峯为中心进行综合科学考察的硏究成果,1960年王富洲同志等登上了最高峯,又收集补充了部分资料。全书共分为序言、自然地理槪述、地貭、地貌与第四纪、现代冰川、水文、植被与土壤、鸟兽等九部分,对珠穆朗玛峯地区的自然条件作了较全面的

登山极限.pdf

本书通过讲述作者对登山运动危险性的切实理解,探讨了攀登者的性格和态度,描述了综合、力量、耐力训练的方法,训练营养学,装备等,并对攀登技术进行了总结。书中从头到尾穿插了大量真实的攀登故事,增添了报告文学的色彩,引人入胜。

南迦巴瓦峰地区地质.pdf

本书是中科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对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地质研究的总结。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

南迦巴瓦峰地区生物.pdf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生物组1982—1984年对我国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生物区系考察的总结,它是目前有关南迦巴瓦峰地区生物最全面、最详细的一部专著。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对南峰地区的维管束植物[210科、1106属、3768种(包含蕨类植物门41科、108属

青海高原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pdf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青海高原土地沙漠化分布与变化,将青海划分为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黄河源区和长江源区5个沙漠化区,研究了沙漠化危害和风沙移动规律,从定性和定量上分析了沙漠化的驱动因素。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 1975. 地质.pdf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和中国登山队共同组织的珠峰科考分队,于1975年参加登山活动,再次对珠峰及其北坡进行综合考察的总结。按地质、气象与环境、高山生理等专册出版。 本书为珠穆朗玛峰的地质专册,包括调查研究报告十篇。第一篇论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