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

澜沧江流域与大香格里拉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考察研究.pdf

本书是科学技术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澜沧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考察”课题的成果集成,是一部比较系统的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专著。本书不仅阐明了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类型的多样性、地域性和特殊性,而且揭示了香格里拉、西双版纳、中老缅交界区、缅

澜沧江流域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科学考察综合研究.pdf

本书在对澜沧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科学考察的目的、意义、任务、方法等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对水资源与水环境、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生物多样性与重要生物类群变化、生态系统本底与生态系统功能、自然遗产与民族生态文化多样性、人居环境变化与山地灾害以及科学数据共享等各专题考察成果进行

澜沧江水生生物物种资源调查与研究.pdf

本书以澜沧江水生生物为对象,从物种资源调查及保护出发,全面总结了多年的调查成果,阐述了澜沧江鱼类、底栖动物、水生植物物种资源现状,并基于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书中首先介绍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理特征、澜沧江流域的自然特征、鱼类地理区划及资源构成特点,并阐述澜沧江水生

澜沧江流域植被格局及净初级生产力模拟研究.pdf

本书在澜沧江流域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以多源遥感探测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野外调查采样和模型模拟,对澜沧江流域植被分布格局及其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澜沧江流域复杂地形背景下的实际太阳辐射量模拟、流域气候因子的空间分异特征、流域植被格局现状及

长江和澜沧江源区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2012~2016).pdf

  为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2012~2016 年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连续5 年组织科学考察队,对长江和澜沧江源区开展河流与湖泊生态环境多专业综合科学考察。本书全面介绍长江和澜沧江源区的河湖水系、2012~2016

澜沧江流域与大香格里拉地区人居环境与山地灾害研究.pdf

本书借助2009~2013年野外考察,收集的大量一手数据,建立了人居环境与生活状况对比调查数据集和湄公河流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集,完成了澜沧江流域中下游及大香格里拉地区山地灾害分布图和山地灾害及其危害数据集。基于上述基础数据,从流域人居环境各要素与山地灾害展开研究。

中国云南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研究.pdf

本书共分为19章,4个部分。第一部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第二部分阐述了植物物种资源、植物区系特征、资源植物、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植被类型及其多样性和完整性特征;第三部分论述了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资源的多

澜沧江流域生态本底与生态系统功能考察报告.pdf

本书全面介绍了澜沧江流域生态本底与生态系统功能考察的目标、任务、过程与考察取得的成果,包括该流域生态系统分布的格局、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灌丛与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人工植被结构与功能、重要生态参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初步揭示了该流域生态本底与功能的状况和时空变化规律。

澜沧江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pdf

本书为2008-2013年对澜沧江流域水文水资源考察研究的成果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澜沧江流域概况、澜沧江流域水文过程及其时空变化、澜沧江流域降水卫星数据分析、澜沧江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澜沧江流域水环境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