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

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pdf

本书收集了作者1991年至2000年的学术论文47篇,共分为五个部分:农业发生与传播;文明起源的探索;区域性考古研究;散论一束;考古随笔。

文明起源 : 从原始群到部落社会.pdf

本书主要认识对象是澳洲部落(人类学研究原始社会的基本素材)。第一章是学术史疏理,说明此项研究在人类学传统中的位置;第二至第五章正面研究了澳洲部落的社会组织、婚姻制度、亲属制度、宗教观念、及其相关制度(原始分类与图腾增殖仪式、转世制度与成年礼),据此追溯部落社会的形成(结盟事件);

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pdf

本书通过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若干考古学遗存的个案,提出距今万年以来的中国存在着一个古礼的时代,分析了古礼、酒礼到周礼连续发展等。

区域、社会与中国文明起源.pdf

这部文集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区域聚落与居民研究”(课题负责人为张弛、陈星灿,课题编号2013BAK08B05)的成果集。  内容包括了课题设立的21个子课题调查、发掘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涉及的区域、遗址和地点有甘肃武威西城驿、临潭陈旗磨沟,青海民和喇

华夏文明起源的考古学观察.pdf

  嵩山古为“天下之中”,嵩山地区号称“华”“华夏”“中国”,充分展现了华文化、夏文化、商文化赓续不断的历史文化脉络,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形成的摇篮。  本书以历史学为脉络,考古学研究为架构,依据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实物遗存探索中华起源、华夏发展模式,充分展示了早期中国演变发展

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pdf

本书探讨了西辽河流域、甘青地区、环岱海地区、海岱地区、四川盆地、江汉平原、环太湖地区、中原地区在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人地系统演变历程和人地关系作用机理。

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十人谈 山西省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著;刘润民,陈星灿 主编.pdf

本书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抓手,聚焦时空要素在早期文明中的作用,阐释了“掌控时空,天下之中;照临四方,协和万邦”的陶寺文明,进一步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陶寺模式。全书共有10位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考古、历史、天文、建筑等方面来讨论中国文明起源中陶寺模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