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粉

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孢粉组合研究.pdf

  本书是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孢粉化石的分析研究成果。作者根据30多年来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中所积累的大量孢粉化石资料,系统建立了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孢粉组合序列,书中详细描述了27个孢粉组合和13个亚孢粉组合的特征,提出了各组合地质时代的归属意见,探讨了孢粉学在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

中国植物花粉形态.pdf

本书共分两个部分:引论部分叙述孢粉学的内容,花粉制片方法,花粉形态特征,以及对花粉的描述、绘图和照像;专论部分描述花粉形态特征及其地理分布和生态习性。本版比初版(1960)有较大的修改和增补。 全书共包括种子植物121科,912属,1400多种花粉形态的描述,各科

孢粉学手册.pdf

孢粉学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本书是比较全面地介绍孢粉学有关的各个方面。 书中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孢粉形态学、孢粉的描述以及和细胞学的关系;第二章介绍孢粉形态学与植物分类学的关系;第三章介绍孢粉学在各个有关方面的应用;第四章介绍在孢粉制片中除了孢粉之外的其他微体化石、

中国第四纪孢粉图鉴.pdf

本书系统总结了我国第四纪化石孢粉类型和各区域代表性孢粉类型鉴别特征。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综述了我国各区域现代植被和第四纪植被史,主要是为了让读者能够便捷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植被演化历史,认识主要孢粉科属在第四纪孢粉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章总结了我国各地区第四纪主要孢粉类型特征,并对

第四纪孢粉分析与古环境.pdf

本文集汇编了新近我国第四纪孢粉分析方面的十篇论文。第一与第二篇对全国和区域的孢粉分析结果进行了综合研究,扼要地概述了我国第四纪植被的分区特征,重点论述了华北第四纪古植被演替与气候冷暖变化的关系,也论述了我国第四纪孢粉分析发展方向问题。第三至第九篇,对东北、华北和华东第四纪,特别是

孢粉学译丛. 第一集.pdf

本译丛收集了近年来国外有关孢粉学与植物系统发育及进化问题的八篇论文,其中包括植物各大类维管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粉形态的研究,特别是被子植物早期花粉类型的分化和原始被子植物花粉的进化问题,内容较为新颖丰富。此书可供从事孢粉学、古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

广东三水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孢粉组合.pdf

本文是广东三水盆地白垩系及下第三系孢粉研究的总结。文中共描述孢粉类型165属398种,其中2新属,86新种;详细论述了自白鹤洞组至华涌组7个孢粉组合的特征并对各组合地质时代也作了深入的讨论;对研究区植物群的发展(特别是被子植物的发展)、植物区系的划分以及古气候等也进行了探讨。本文

中国热带亚热带被子植物花粉形态.pdf

本书系统地描述了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被子植物133科、800多属、1300多种的花粉形态。每种有花粉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境、习性等方面的资料记载,书中共有花粉显微照相图版200幅,花粉扫描照相图版19幅。本书在理论上可为植物分类、系统发育和探讨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植被等有关问题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pdf

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是孢粉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土地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十分多样,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蕨类植物生长丰富,种类繁多。本书系统地描述了分布于我国的蕨类植物共52科、174属,约1000种的孢子形态,并在一些科中加入有关化石孢子资料。书中共有孢子类型插图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