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乡土情.pdf

本读本着眼于指导学生专注、明辨、勤奋、合作、优雅、诚信、负责、自律、尊重、健康等方面的素质培养,着眼于可知、可学,可亲、可近的操作要求,通过开发宝山丰富的乡土资源(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设计一些实践探究活动,形成宝山特色的读本,改变了以往过度依赖“教师宣讲”的习惯模式,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在有限的读本和有限的阅读时间里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进而培养学

上海松江建筑地图.pdf

本书为“城市行走”书系的一种,全书29 篇图文指南与200 余条参观名录,探寻由“石”“木”“土”构筑的松江故事。书中选取松江境内各时期、各类型建筑之代表,按“府城” “仓城”“老城”“佘山地区”“松江东部地区”“松江新城”分区呈现,时跨良渚文化时期至新千年,类型涵盖民居、宗教建筑、园林、公共建筑、桥梁等。通过营建活动的空间留存展现松江地区古往今来的社会变迁脉络,借松江的建筑与城市观照当地乃至上海

风月沉香一条街.pdf

“城市风景线·徒步上海”系列丛书是由专业建筑师创作的有关上海城市文化遗产的科普读物。每本书都以精心设计的特定城市徒步健身线路为线索,串联起沿途一幢幢代表着“老上海”风情的优秀近代历史建筑,内容涉及建筑风格、艺术鉴赏、背景轶事等方面。通过建筑师专业视角下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和图形描绘,还原日常庞杂景物遮挡中的建筑全貌,并以三维建模+图注以及附录小词典的形式传授实用的建筑专业小知识。丛书第二辑——《风月

一座新城的成长:上海松江.pdf

松江具有丰富的历史风貌资源与民俗文化传统,本书包括松江新城空间演进与规划先行、松江府城风貌区和松江仓城风貌区三部分,以规划师的视角和散文的笔调描述了印象中的松江新城。本书作者是松江新城规划的参与者和亲历者,通过对松江新城的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深入研究了新城成长与变迁的各类要素,记述了城市发展背后的故事。松江新城的发展历史,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城市规划的真实写照。本书包括新城发展的背景要素、 崛起的新城

中国城市文化报告2018—2019(长三角卷).pdf

本书聚焦于长三角城市文化发展,邀请国内名家发表观点,并收集有长三角最新的文化发展案例,联合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整理了长三角16个城市的文化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案例讨论等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当前长三角文化共同体的建设现状和已有工作基础,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快推进共同体构建的基本路径和对策建议,以期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文化繁荣发展提供积极的智力支持。本书读者对象为城市文化研究学者、相关专业学生,政

上海家门:消逝中的城市记忆.pdf

石库门作为一种海派文化现象,它所蕴含的美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上海近代文明的见证,石库门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和昔日风光。本书以历史中的上海“家门”为主线,通过大量珍贵、精美的图片向读者介绍老上海人眼中的城市记忆以及城市文化。书中很多照片已成为历史旧照,许多老建筑已完成它们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书的附录为作者著写的几篇随笔,在老一辈上海人对上海的记忆中,将上海的历史文化和老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介绍给读

中国城市文化报告2017.pdf

黄昌勇主编的《中国城市文化报告2017》一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主要成果。《中国城市文化报告2017》第一次研发了中国城市文化指标体系,并以此体系为基础建立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广州、深圳、香港、台北等10个城市的文化数据库,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文化数据库。同时,《中国城市文化报告2017》邀请了海内外城市研究学者对城市文化总体观察、专家视野、案例研究等做

上海教堂建筑地图.pdf

上海是中国建造教堂最多的城市,在吸收外来建筑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教堂风格。从1609年的圣母玛利亚祈祷所至今,虽然只有四百多年短暂历史,教堂建筑却曾经是近代上海十分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许多著名的中外建筑师曾参与教堂建筑的设计,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历史上曾经拥有771所教堂。目前列入632处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教堂建筑就有18处。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48座教堂建筑的详细介绍,

走近上海高校老建筑.pdf

本书以上海开埠后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为线索,主要记述官督商办、教会办学、民办官助社会背景下高等学府的建设情况,并通过介绍校园内现存的历史建筑,从建筑上留下的岁月痕迹探索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上海高校历史建筑,因时代需要而产生,是上海高校发展的历史缩影。

走近上海医院深处的老建筑.pdf

本书主要讲述上海近代医院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本书从上海开埠西方传教士进入,上海出现了综合性的西医医院,成为中国近代西方医学发源地的历史渊源说起,对老上海的医院建筑的历史、创办类型等做了分类介绍,向读者图文并茂地展示上海老医院的历史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