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煤炭资源赋存规律与潜力评价.pdf

本书以地球动力学和煤田地质学为指导,系统梳理了青藏高原含煤地层系统,恢复了主要成煤期成煤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含煤岩系的构造-沉积模式;在大地构造格局和含煤地层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厘定了青藏高原赋煤带的分布范围,总结了主要赋煤单元的煤田构造特征和煤炭资源赋存特征,评价了其煤炭资源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 2008.pdf

本书根据对2008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溉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等内容。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2015.pdf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是影响我国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本书根据对2015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高原低涡、切变线移出高原的影响系统;计算得出该年影响降水的各次高原

青藏高原多灾种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管控.pdf

本书通过对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气候背景、地理信息、社会经济及历史灾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辨识了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系统分析了主要灾种历史灾情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明晰了各类自然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条件、风险演化及影响过程以及成灾机理。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灾种相对重要性及关联性,统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 2001.pdf

本书根据对2001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高原低涡、切变线移出高原的影响系统;计算得出该年高原低涡、切变线影响降水的各次高原低涡、切变线过程的总降水量图、总降水日数

西藏藻类.pdf

本书记载了我国西藏各地生长的藻类共1026种藻,图版86个。

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文集.pdf

1979年5—8月我国在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获得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将以本文集分辑出版。本辑(第一辑)收集了有关青藏高原辐射特征、行星尺度环流季节变化、青藏高原天气系统及其动力学和热力学影响等方面研究论文,共30篇。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 2012.pdf

本年鉴根据对2012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高原低涡、切变线移出高原的影响系统;计算得出该年高原低涡、切变线影响降水的各次高原低涡、切变线过程的总降水量图、总降水日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 : 1975高山生理.pdf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和中国登山队共同组织的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分队,于1975年随同登山活动再次对珠峰北坡进行综合考察的总结。按地质、气象与环境、高山生理等专册出版。 高山生理专册内容包括: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高山生理科学考察综述

青藏高原云图.pdf

《青藏高原云图》是一本区域性云图,它比较系统地、完整地揭示了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云的状况,反映了青藏高原的天气气候特征。 本图集共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青藏高原云的概况,对云的生成、形态、结构以及特征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是图片和说明,云状图片277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