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

西藏作物.pdf

本书汇编了西藏农业科学考察的报告和论文共13篇,文集对西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作物分布,耕作栽培制度,小麦和裸大麦的生育特点、产量形成、品种资源、病虫害发生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和论证.本书可供农业、气象等科学工作者和农业院校师生参考.

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问题.pdf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引人注目的一个课题。正是高原隆起赋予它十分独特的自然面貌,其影响是如此广泛和深刻,并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本文集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于1977年11月召开的关于青藏高原隆起的时间、幅度和形式问题

川西地区大型经济真菌.pdf

本书阐述了川西地区大型经济真菌的种、属组成,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和经济价值,全书共记载经济真菌245种。

青藏高原冻土环境与工程雷达遥感研究.pdf

本书利用高分辨率SAR干涉测量等技术,采用多角度、长时序、凝视聚束(staring spotlight)等观测模式,以青藏高原北麓河为试验区,研究冻土地表土壤水分、冻土活动层厚度反演和冻土工程形变特征监测,探索青藏高原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土壤含水量和冻土工程三者的耦合作用,以全新的

西藏河流与湖泊.pdf

本书是对西藏河流与湖泊多年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研究的科学总结。它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西藏河流与湖泊的分布状况、基本特点,并重点分析研究了它们的水文特征。在此基础上,作出了西藏的水文区划,提出了河流、湖泊的开发利用意见。全书共分概况、河流、湖泊、水文区划、河流与湖泊的开发利用五

西藏南部的沉积岩.pdf

《西藏南部的沉积岩》是1973—1976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野外工作和以后两年室内研究的科研成果的一部分。共包括三篇学术论文。分别对雅鲁藏布江-象泉河沉降带的一系列沉积岩系的特点、沉积岩相带的划分、沉积作用演化历史和沉积模式,以及硅岩和含砾板岩的分布、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和成

西藏自然地理.pdf

《西藏自然地理》是《西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之一。该书对西藏自治区及其邻近区域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物和动物进行了全面描述;研究了区域分异规律,对西藏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综合自然区划,并作了分区描述。本书是我国第一部西藏区域

西藏真菌.pdf

1966—1979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多次西藏科学考察,在西藏的广大地区进行了广泛的采集和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真菌标本和资料。经过整理和鉴定,初步统计,共76科、271属、880余种。其中不少真菌可供食用和入药,不少毒菌,可提供有关方面研究和利用,不少与林木是有菌根关系的菌种,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