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

红壤物质循环及其调控.pdf

本书从研究红壤物质循环的规律着手,在分析红壤圈物质循环与全球变化的基础上,阐明了红壤物质循环与红壤形成的过程等,同时还提出了控制我国红壤退化的综合技术与调控途径。

湘北红壤低丘岗地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 1991~1994.pdf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持承担的“八五”国家攻关项目“南方红黄壤丘陵低产地综合治理研究”的一个专题的研究总结,反映了1991—1994年专题的阶段性研究结果。 本书共收载论文和研究报告32篇,分五部分:季节性干旱问题与土地持续生

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协同演变机制与调控综合报告.pdf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等;第二章,调查、分析了广西生态功能退化状况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等;第三章至第五章,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定位试验等,深入研究了广西红壤肥力的演变过程和机制、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反馈机制,以及

红壤质量演变与调控.pdf

全书共9章,在概述了红壤地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状况、红壤质量现状及演变的基础上,紧密围绕红壤侵蚀、酸化和养分不均衡化3个主要问题,从演变过程、演变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

江西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pdf

坡耕地是我国南方红壤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也是该区域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坡耕地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还会污染水质、破坏水资源。本书通过定位观测、理论探讨、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研究手段,对江西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分

红壤退化阻控与生态修复.pdf

本书反映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红壤退化阻控和生态修复方面的进展,论述了红壤侵蚀、酸化、养分贫瘠化和生态功能退化的阻控和修复原则、方法和关键技术体系;以经济作物、经济林果和油料作物为核心,提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林牧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阐述了红壤退化修复对促进区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效

红壤山地生态果园技术模式与功能研究.pdf

本书概述了生态果园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生态学原理,从适生牧草的引进、品种选育、牧草综合利用等方面介绍了生态果园的建设技术,并评价了生态果园建设在生物生产、水源涵养、改土培肥、固碳增汇及生物多样性利用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

陈福兴学术思想研究 : 红壤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pdf

本书是以陈福兴研究员为核心的祁阳站科研团队对红壤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术思想提炼与总结,收录了陈福兴等专家1962-2005年,承担和主持农业部、科技部、湖南省等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笔记、试验总结、研究报告及论文等31篇,内容包括红壤土地区中低产田改良和区域治理、红壤地区立

红壤生态系统研究. 第一集.pdf

本集论述了我国红壤区的优势、潜力问题,对红壤生态开放实验站站区的土壤、植被、水体等背景值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共载有学术论文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