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

热水考古四十年.pdf

热水墓群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重要的文化遗产,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考古工作以来,经过四十年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取得了重要收获,发表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和研究论文。本书从大量成果中选取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调查、发掘报告和相关研究论文,详细地展现了热水墓群考古历程和迄今为止的主要收获、学术界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主要种子植物图谱 苏旭,刘玉萍 主编.pdf

祁连山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优先保护区。祁连山国家公园总面积5.02万平方千米,植被类型丰富,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然而,目前尚未见有关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的报道,因此对祁连山国家公园植物种类、分布及其

青海都兰哇沿水库2014年考古发掘报告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编著.pdf

为配合都兰哇沿水库工程建设,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受青海省文物管理局(现为青海省文物局)委托,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完成哇沿水库建设工程区域内的考古发掘工作。   本次总发掘面积7695.5平方米,发现房址10座、灶43个、灰坑14个、墓葬26座、殉葬坑5座、

宗日遗珍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 编著.pdf

宗日遗址是目前黄河上游地区唯一经过考古发掘证实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共存的一处重要古遗址,对深入研究青海高原本土文化的发展演变,解决黄河上游史前文化交流、人群迁徙、技术传播、环境变化、生业模式演变等重大学术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22年是宗日遗址发现40年,

青海文物考古研究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主编.pdf

本书是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编的研究文集,共收录25篇论文,主要对青海地区古代遗存的文化特征、生业模式、丧葬习俗、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方面开展了多视角、多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海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及时空差异的量化 于德永等 著.pdf

《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及时空差异的量化》以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分析、生态学模型与模拟、野外调查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计算2000~2018年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量化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的货币价值;在像元、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区等

青藏高原云图.pdf

《青藏高原云图》是一本区域性云图,它比较系统地、完整地揭示了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云的状况,反映了青藏高原的天气气候特征。 本图集共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青藏高原云的概况,对云的生成、形态、结构以及特征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是图片和说明,云状图片277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