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

俞致贞的艺术世界.pdf

此书分为上下两册,共收录了俞致贞三百多幅花鸟、人物画,以及二百多件其收藏的古玩字画。其收藏之丰,令人赞叹。使读者读来,也颇为玩味。她精研五代、宋、元、明、清的花鸟画典范之作,临摹历代名作真迹,包括花鸟册页、手卷、中堂。俞致贞坚持深入生活写生创作,对于花、鸟、树、石、蜂、蝶的造型,有深入的研究和表现。她重视写生观察,采撷于自然的花卉形象,研究自然环境中花鸟的物理、物态和物情。俞致贞的作品精细、富丽、

玉吅斋石墨谈屑.pdf

本书收录王家葵近年读碑笔记六十篇,内容包含对古代书家、碑帖的考证。作者善于在细微处做学问,对古代碑帖及其中提及的事件、人物进行精细严密的考证,论证过程融汇丰富的文学、历史、医学知识,文献、图像材料,能在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抽丝剥茧、层层寻绎,并加以犀利风趣的历史评说。文章均为千字短文,视角新颖,颇多新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研究志趣及能力。阅读本书不仅能增添对书法史新的认识与理解,对开阔书法研究视角、补充

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共艺术.pdf

李谦升,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导。现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主任、信息与交互设计工作室负责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专委会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会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信息设计、数据可视化、交互设计等领域的研究。汪单,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讲师,e

张珩怎样鉴定书画.pdf

《张珩怎样鉴定书画》一书,共收入《怎样鉴定书画》《古代绘画的厄运与幸运》《记述故宫运往台湾的一些名画》《〈两宋名画册〉说明》四文,并有附录题跋数则。张珩在任国家文物局文物管理处副处长,以及国家文物局“三人书画鉴定小组”时,经常要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去指导工作和鉴定书画。在此期间,他也会为一些博物馆的书画鉴定和管理人员上课或作演讲。《怎样鉴定书画》就是根据这些演讲整理成书的,文字约二万字左右。《记述故

方闻中国艺术史著作全编·艺术即历史---书画同体(典藏版).pdf

《艺术即历史:书画同体》是中国艺术史学者方闻教授毕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在这部著作中,方闻教授全面梳理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历史,并对诸多艺术史重要议题提出了全新见解,例如:每件艺术品都代表了艺术自身历史的重要时刻;书法与绘画在中国艺术中的核心地位及二者的历史关联;再现性绘画与雕塑在早期绘画史中的平行发展;晚期绘画史中被视作艺术家个人表达手段的笔墨;流派传承这一典范的重要性;收藏家的作用……方闻教

书法美育.pdf

本书为作者最新学术研究著作,在其几十年教学经验中思考关于书法“美育”的相关问题研究,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如何培养“审美居先”而非“技法居先”是作者关心的话题,并通过引论和七个章节层层分析,在“美育”的课题进行展开过程中,“审美”居先、“美感”的充分获取、“美”的创造、“美育”,是构成今天书法艺术发展的四大环节。尤其是“美育”,更为今日书法艺术健康发展之首要。 并通过100幅古代书法名作的分析,了

第七届国际艺术评论奖作品精选集 年度展览评论:2020-2021.pdf

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设立了每年一届的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并对其进行监督指导,该奖项旨在遴选出优秀的中、英文艺术评论,这些文章针对特定时间段内的全球艺术展览而撰写。首届国际艺术评论奖于2014年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术馆举办。委会由5位成员共同管理,其中包括组委会联合主席亨利·梅里克·休斯(Henry Meyric Hughes,国际艺术评论协会名誉主席、评论家兼策展人)和甘智漪(上海民生

陈振濂学术著作集·书法美学与批评16讲.pdf

《书法美学与批评十六讲》是陈振濂教授在中国美术学院主讲中国书法美学原理、欣赏概论和当代书法评论的课程录音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本书以大学程度本科、专科书法理论课程的讲授水平为基准,同时也适当考虑自学者的情况,列出了思考题与作业及参考文献,希望读者和学习本课程的同志认真按作业要求去做、以使自己的基础知识做到扎实系统。本书既可以作为理论文章来阅读也可以作为自学教材使用。《书法美学与批评十六讲》从书法美学原

表现中的隐喻:中欧学生眼中的建筑艺术.pdf

本书为来自同济大学、人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以及瑞士伯尔尼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的共计23位同学撰写的31篇中英文中欧建筑考察随笔。同学们参观了北京奥体中心、上海城市规划馆、临港新城、安亭新城、德国柏林国会大厦、瑞士伯尔尼总督府、易北爱乐厅等建筑与城市规划新兴案例与经典作品,在行程中,同学们围绕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的立项、资金筹备、施工周期、设计形态、材料使用等各个环节,讨论各种类型的社会力量在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