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

赵孟頫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

赵孟頫在中国艺术史上是占有特殊地位的,其书画艺术不仅在元代领袖群伦,在之后七百年间,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其诗文成就,在元代也很受推崇。他还精通音律,著有这方面的理论著作。还是一位精通文物鉴定的专家,“尤善鉴定古器物、法书、名画,年祀之久近,谁某之所作,与其真伪,皆望而知之,不待谛玩。”今传世的唐韩滉《五牛图》、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原本无款,都是赵孟頫鉴定定名的。但多年来对赵孟頫艺术的研究良莠不齐

陈振濂学术著作集·书法美学.pdf

该书为是被公认为是当下最好的《书法美学》著作之一,是关于书法美学的“学理研究”,系统地阐述了书法美学的基本原理、形式法则及其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见解独到又相当有深度。可以帮助读者打开思路、扩大视野,对书法美的存在、价值以及书法与生活的关系、所拥有的文化含义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最早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后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相继出版,此次再版新增高清彩图240余幅,更为直观。

艺术即历史:书画同体(典藏版).pdf

《艺术即历史:书画同体》是中国艺术史学者方闻教授毕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在这部著作中,方闻教授全面梳理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历史,并对诸多艺术史重要议题提出了全新见解,例如:每件艺术品都代表了艺术自身历史的重要时刻;书法与绘画在中国艺术中的核心地位及二者的历史关联;再现性绘画与雕塑在早期绘画史中的平行发展;晚期绘画史中被视作艺术家个人表达手段的笔墨;流派传承这一典范的重要性;收藏家的作用……方闻教

艺海奋楫:孙敏学书文集.pdf

孙敏先生潜心创作之余力行书法教学与普及事业,又心系桑梓,勉励后学,助推嘉定的书法教育的扶持与创作环境的改善。他在推动这些切实事务中不断与学界、艺坛交流反思,更积累了更多对于书法的思索。《艺海奋楫》系孙敏先生将已经出版的《艺海漫游》《艺海泛舟》《艺海扬帆》三部书法论文集的重新修订,并整理近两年的相关书艺评论补入其中,是孙敏先生在书法创作、教学上的最新心得。稿件将删去内容重复的文字,是孙敏先生书艺的精

品物游心:中国文人的生活与艺术.pdf

上海交通大学新开了一家综合性博物馆,今年将举办多个展览,“品物游心—中国文人的生活与艺术”即其中一个特展。展览从文人士大夫精致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书斋出发,通过中国古代文人的文房之志、艺文之作、格物之趣、燕闲之乐,让观众一览文人群体的审美旨趣、对自然及生活本源的参悟以及在此影响下的艺术创作与工艺造物之面貌。本书为展览图录,包含百余件精致的金石、书画、典籍、工艺等,并遴选了交大校友、文化大师

朵云文库·书画论丛 渐江研究.pdf

本书为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资助项目,也是朵云文库书画论丛之一种。 渐江(1610-1663),新安画派开创者之一。《渐江研究》从六个方面对渐江进行了全方位观照。一、渐江生平;二、渐江遗民问题;三、渐江山水画风的成因;四、渐江山水画风格特征;五、渐江山水画美学思想;六、渐江画风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另有附录四种,涉及渐江年表、画目、画偈尺牍、传记评论等。 书稿资料丰富,其论述能做到论从史出,

万象自心出:中国古书画研究.pdf

何惠鉴(1924—2004),广东中山人,号午梦千山阁主,斋名响山堂。早年先后求学于岭南大学、燕京大学,师从陈寅恪。1950年赴美求学于哈佛大学,师从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本杰明·罗兰教授与哈佛燕京学社陈观胜教授。1953年在哈佛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至1958年,为哈佛大学远东语言学系与艺术史学系中国历史与亚洲艺术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唯一候选人。1959年至1983年,在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

艺舟双楫译释.pdf

《艺舟双楫》共六卷,前四卷论文,评论古人作法,抒发己见,录己作书、序、碑传等文。后两卷为书法理论著作,阐述学书经验与心得,论述汉代以来书法用笔源流,以及为《书谱》辨误等。前后合编,故称为"双楫"。

中国古代印论史.pdf

《中国古代印论史》初版于1994年,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元代文人篆刻兴起,明、清两代流派印章风格纷呈,染翰操觚之士多有涉足,于是在诗文、绘画、书法之外,逐步形成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艺术门类。作者从历史和理论高度,爬梳各类印论资料,用文献及实证方式,构建打通了印论史上的诸多环节,诸如“笔意表现论”与“印从书出论”的关系,“印从书出论”与“印外求印论”的关系,解决了一些印学史上的问题。同时,基于作者自身在

书概译注.pdf

《书概》是《艺概》的一部分,汇集了刘熙载一生中关于书法艺术的卓见确论。《书概》共计收录246条论书札记,论述了书法艺术的诸多方面,"探源本,析流派,窥大指,阐幽微,明技法,以简赅之笔,发微中之谈"。本书对《书概》作了详细的注释和白话今译,相信对于普及书法理论、学习书法艺术史,皆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