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研究

溪山清远---宋代山水画.pdf

本书分为六个章节,以“趣味性”概念贯穿全书,研究并探讨两宋山水画形成时期中的关键点,即最早的山水画家的工作完成了哪些成果,他们的成果在后继者的理解中发生哪些变化,宋代画家对之后的山水画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姜寿田书画理论文集-中国书法理论史.pdf

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介入书学研究,曾编纂《先秦两汉成语纂诂》。1994年参与陈振濂主编《书法学》修订,并撰写完成《中国书法理论史》。1997年前后转向书法理论批评、美术史、美术批评。同时,开始关注新儒学、西方哲学、美学及艺术史理论。在书学研究中尝试运用艺术史与观念史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写作。文集共包括《中国书法理论史》《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风格史》《现代书法家批评》《现代画家批评》《学术与思想:

中国现代艺术史.pdf

本书探讨了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艺术发展历程。在深入探究当代艺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作者试图正本清源,以20世纪百年为维度,上溯1840年以来的近代历史背景,下启新世纪多元的当代艺术百态,从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进程的大时代背景入手,探究百年中国本土艺术在多元杂糅、中西互通的情境下如何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前现代走向现代的进程。

大师导读:从波提切利到梵高.pdf

这是一本由专业学者撰写的全民美育图书,旨在让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到艺术信息,由全国首屈一指的文博机构——上海博物馆牵头,上海市文旅局局长方世忠亲自代言。本书来源于上海博物馆2023年火爆全国的艺术大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上海博物馆甚至每天都加开夜场来保证预约游客的观展需求,自开展以来,特展场馆接待观展人数超过40万人次!与展览同时推出的同名图录也售出2万多册。展览火爆的同时,

风展红旗(中国人物画通鉴).pdf

纵观数千年的中国人物画发展史,领略其伦理教化、体道言志之类绘画功能观的流行变易,以及主题、风格、形式技法、美学趣味等等艺术要素和艺术呈现方式的错综延迁,并对人物画在古往今来各种时空条件下不断嬗变着的社会关系作一巡视,是“中国人物画通鉴》的基本宗旨。它以史论交互、点面结合、图文应对的叙述方式,按发展时序分为十册,尽可能丰富系统并且深入浅出地呈现中国人物画史全貌。《中国人物画通鉴10:风展红旗》为第十

姜寿田书画理论文集-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风格史.pdf

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介入书学研究,曾编纂《先秦两汉成语纂诂》。1994年参与陈振濂主编《书法学》修订,并撰写完成《中国书法理论史》。1997年前后转向书法理论批评、美术史、美术批评。同时,开始关注新儒学、西方哲学、美学及艺术史理论。在书学研究中尝试运用艺术史与观念史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写作。文集共包括《中国书法理论史》《当代国画流派地域风格史》《现代书法家批评》《现代画家批评》《学术与思想:

中国当代艺术简史(宝龙美术馆艺术丛书).pdf

《中国当代艺术简史:1978-2018》是著名艺术史家,学者吕澎先生主编的一部针对当代艺术爱好者的普及类读物,由李国华、王娅蕾、高松寅、乔智华等四位年轻作者分别撰述。该书分三个章节,大致按照1990年、2000年为限区分时间阶段,分别撰述思想解放与艺术自由、告别本质与市场发展、全球化与碎片化等不同的核心问题,既兼顾了通史的时间线索,也强调了不同时期的时代特质与问题意识。每个章节包含通史论述与主要艺

物绘同源:中国古代的屏与画.pdf

本书是对“画屏”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首次集中讨论,包括了巫鸿以及五位学者撰写的富于专业性的文章,分别涉及了画屏的类别和历史沿革(张志辉撰)、考古发现的画屏实物(李清泉撰)、墓葬壁画表现的不同类型屏风(郑岩撰)、传世绘画中的屏风图像(黄小峰撰),以及屏风在中国建筑中的使用和功能(林伟正撰)等篇章。在大量考古实物和传统文献的基础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有关画屏和画屏图像的历史证据和发展线索进行了相当详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