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澜沧江流域与大香格里拉地区自然文化遗产与民族生态文化考察报告.pdf

本书是科学技术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澜沧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科学考察”中“自然遗产与民族生态文化多样性考察”项目的主要成果之一。基于多年的实地考察和广泛的文献资料,本书系统介绍了该区域自然类遗产、文化类遗产、非物质文化类遗产、旅游资源和民族生态文化资源基本情况:并基于以上考察

青海湖综合考察报告.pdf

这是我国内陆第一大湖——青海湖的多学科综合考察报告。 报告中系统搜集了青海湖的地理、地质、湖水物理化学、水生生物、水动力、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微生物等方面的资料,共89项17200多个数据,围绕石油地质的有关问题,用“将今论占”的方法

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 : 1966-1968. 气象与太阳辐射.pdf

《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是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藏科学考察队于1966—1968年间在我国西藏自治区珠峰地区进行的综合考察工作总结,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研成果。《报告》按地质、古生物(一、二、三分册)、第四纪地质(包括新构造)、自然地理、现代冰川与地貌、生物及高山生理、

新疆资源开发综合考察报告集 : 新疆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供需平衡.pdf

本书是通过三年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并参考前人工作成果编写而成的专题报告集。内容包括:新疆水资源及其评价、农业合理用水、城市合理用水、山前平原地下水的合理利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等6个方面。此外,关于农田水分平衡及高效节水灌溉方案的研究方面,在定点试验

新疆资源开发综合考察报告集 : 新疆土地资源承载力.pdf

本文集主要讨论了新疆土地资源承载力及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若干问题。内容包括新疆土地资源承载力,新疆耕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新疆荒地资源与开发,新疆生物生产量,新疆粮食作物产量预测,新疆人口预测及目标规划方法在土地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等。 本书可供新疆区域开发、规划

新疆资源开发综合考察报告集 : 新疆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pdf

《新疆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是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从新疆的区情出发,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生产力总体布局轮廓,并侧重研究与实现战略目标有关的资源市场、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积累、交通运输、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保护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本书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经

澜沧江流域生态本底与生态系统功能考察报告.pdf

本书全面介绍了澜沧江流域生态本底与生态系统功能考察的目标、任务、过程与考察取得的成果,包括该流域生态系统分布的格局、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灌丛与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人工植被结构与功能、重要生态参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初步揭示了该流域生态本底与功能的状况和时空变化规律。

西藏南部地区林业考察报告.pdf

内容提要 西藏地区为祖国领土的一部分,是地势高亢、地形复杂、面积最大的高原。蕴藏有相当丯富的森林资源,正待人们开发利用,本文通过两年的考察工作,对无林地区初步提出了林业分区的原则、任务和划出9个主要宜林地类型及其相应的造林措施。对现有森林分布较集中的亚东、错那、隆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 1975. 地质.pdf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和中国登山队共同组织的珠峰科考分队,于1975年参加登山活动,再次对珠峰及其北坡进行综合考察的总结。按地质、气象与环境、高山生理等专册出版。 本书为珠穆朗玛峰的地质专册,包括调查研究报告十篇。第一篇论述了

黄土高原“7·26”特大暴雨洪水与水土保持效益综合考察报告.pdf

在天然极端暴雨条件下检验水土保持成效,可为未来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重要借鉴。本书针对2017年7月26日无定河流域的特大暴雨事件,深入调查了区域水土保持设施损毁情况,科学评估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分析了研究区域水土流失规律及其对入黄泥沙的影响,提出了对未来水土流失治理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