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 : 1966-1968. 第四纪地质.pdf

《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是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藏科学考察队于1966—1968年间在我国西藏自治区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的综合考察工作总结,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研成果。《报告》按地质、古生物(一、二、三册)、第四纪地质(包括新构造)、自然地理、现代冰川与地貌、生物与高山生

甘孜阿坝及小凉山地区林业考察报告.pdf

本文是中国科学院所组织的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队的考察专题报吿。文中对甘孜、阿坝及小凉山地区森林的合理利用、集运方式、经营以及造林更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幷提出了建议。 可供农林业生产及计划部门及高等院校人员参考。

新疆资源开发综合考察报告集 : 新疆工业发展与布局.pdf

本书在全面、系统分析影响新疆工业发展与布局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工业发展方向、结构和总体布局设想,即重点发展轻纺和石油化学工业,建立以这两个部门为主体的综合发展体系,以及重点发展乌鲁木齐至乌苏的北疆铁路沿线,相应地发展其它地、州中心城市布局的战略。同时,对主要工业部门——能源、

新疆资源开发综合考察报告集 : 新疆经济系统投入产出分析.pdf

本书是以作者在新疆首次编制的1984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系统介绍了新疆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和特点;根据该表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对新疆经济的两大类比例关系、经济部门结构、产品结构、宏观经济效益、居民收入与产品价格关系和投资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这些分析对新疆产业发展政策作了

新疆资源开发综合考察报告集 : 新疆能源需求预测与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pdf

本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合部分,简要地论述了新疆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各种能源资源储藏和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和能源的远景需求,并着重分析了新疆能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第二部分,四篇文章则分别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电力、农村能源有关的

新疆资源开发综合考察报告集 : 新疆资源开发与生产布局.pdf

本书通过对新疆区情进行系统的、综合的与趋势性的分析,探讨了新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以及农业、工业、能源、交通、旅游、城市的发展与布局,水土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科技人才等问题,并对新疆的分区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书可供国家和新疆有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 : 1975高山生理.pdf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和中国登山队共同组织的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分队,于1975年随同登山活动再次对珠峰北坡进行综合考察的总结。按地质、气象与环境、高山生理等专册出版。 高山生理专册内容包括: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高山生理科学考察综述

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冰川学考察报告 : [中、英文本] : 1989~1994.pdf

本书是作者参加“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的冰川学研究成果之一。书中主要介绍了野外工作和实验室样品分析的基本过程和实验室分析结果,包括:沿考察路线各站点的自然地理特征;气象和臭氧资料;表层雪稳定同位素、主要阴、阳离子和重金属元素的测试结果。 本书可供地理学、地

新疆资源开发综合考察报告集 : 新疆水生生物与渔业.pdf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综述新疆水生生物及渔业考察工作简况、新疆渔业及其自然条件。第二章详细论述新疆水体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及其渔业利用问题,内容包括水化学特性、水生生物资源以及水体初级生物生产力。第三章具体阐述新疆各类湖泊、水库生产性能及营养类型划分,水体鱼产潜力的估算,渔业发展方向、

四川草坡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pdf

  生物多样性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四川草坡自然保护区位于邛崃山系北部,既是“国宝”大熊猫的集中分布区,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本书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全面介绍草坡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包括大型真菌、蕨类植物、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