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

赣州七里镇窑址考古发掘报告(1985—2018)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著.pdf

  赣州七里镇窑址是1956年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在赣南发现的最大窑址,后被列为江西省宋元时期的四大名窑之一,先后被公布为江西省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里镇窑遗址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和沿垇村的贡江北岸,分布面积有100万平方米,保存至今的窑业堆

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报告.pdf

本书主要发表了2012~2013年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发掘的重要遗迹,发掘面积1997.5平方米。遗迹有运河河道、两岸的河堤、两岸的石筑桥墩、河道中间的石板路、道路、建筑址和木船等。出土大量反映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的遗物,瓷器众多,以白釉、青釉、黑釉、青白釉和黄釉瓷居多,涉及全国十余个

桂林靖江王陵考古发掘清理报告集.pdf

本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靖江王陵中包括悼僖王陵、怀顺王陵、安肃王陵、温裕王陵、宪定王陵和荣穆王陵六座王陵陵园遗址的考古发掘清理报告集,同时收录一直未发表的197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和桂林市文物管理小组撰写的《安肃王墓和宪定王墓发掘工作报告》。本报告集主要介绍了各座王

通化万发拨子遗址考古发掘报告.pdf

万发拨子遗址是鸭绿江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明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其文化堆积可分为13层,堆积最厚处达3.12米。共发现137个灰坑、20座房址、9条灰沟、1条环山围沟、56座墓葬。依据地层关系及出土物,遗存大致可以分为六期,即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及明代。大致涵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上册).pdf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公布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2008年至2010年发掘成果的考古报告。下王岗遗址这一阶段发掘面积为3002平方米,发现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等不同时期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西周时期遗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早期楚文化考古学材料方面的空白;二里

临潼新丰——战国秦汉墓葬考古发掘报告.pdf

  为配合西安铁路枢纽工程新丰编组站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办事处湾李村发掘战国晚期秦基596座、汉墓94座。  596座墓葬可分为战国中期晚段、战国晚期、战国末期至秦代、秦末汉初四段,为战国中晚期至秦代“戏邑” “丽邑”内居民的墓葬区。94座汉墓可分

考古发掘舟船的保护——躬行实践.pdf

本书是考古发掘饱水木船保护方面的专著。作者佩尔·霍夫曼是德国国家海事博物馆饱水考古木材保护部及研究实验室的创立者及负责人,曾完成十几条舟船的保护,本书即为其经验总结。全书11章分别介绍了考古发掘过程中大型木船保护的原则、方法及工程技术。通过多个北欧国家特别是德国考古发掘木船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