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23号.pdf

本号《集刊》汇编四篇论文:《江苏句容泥盆—石炭系孢子组合并讨论五通群的时代问题》、《广西象州大乐泥盆纪晚埃姆斯早期的腕足动物》、《鲁中南地区上寒武统树形笔石》和《福建沿海地区第四纪介形类》。这些论文,除系统描述有关门类的属种外,还讨论有关门类的生态以及所赋存的地层时代等问题。本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九号.pdf

本号集刊发表江汉平原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孢粉、轮藻和介形类化石的研究成果。 《江汉平原白垩—第三纪的几个孢粉组合》描述孢粉和孢粉类型128种(其中2新属、29新种),讨论湖北一些地区白垩—第三纪各时期孢粉组合的特征。 《江汉盆地白垩纪轮藻类的研究兼论P

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pdf

本册系搜集广西中兽医经常用的民问草药,以便治疗家畜家禽的疾病。首从桂林专区作为试点,着手进行工作,经过访问调查研究,作出初步的整理。计分前后两篇:前篇列述科名、中名、学名、简单的形态描述、花果期、生长环境槪况;此外,又介绍了其有效部分、采用时期及用途等。后篇记述病名、病状、处方、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pdf

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是孢粉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土地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十分多样,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蕨类植物生长丰富,种类繁多。本书系统地描述了分布于我国的蕨类植物共52科、174属,约1000种的孢子形态,并在一些科中加入有关化石孢子资料。书中共有孢子类型插图119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 2011.pdf

本书介绍了2011年世界前沿技术的重大进展和发展动向,并对影响前沿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全书包括八个分报告,分别介绍了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航天、航空、海洋和公共安全等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包括重大技术进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主要国家的战略举措等。

河南昆虫志. 双翅目:舞虻总科. Diptera: empidoidea.pdf

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包括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与系统发育、生物学及经济意义。各论部分系统地记述了河南舞虻总科2科17亚科49属183种,其中包括22新种,编写了科、亚科、属、种检索表,插图263幅。书末附主要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及索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20号.pdf

本号《集刊》发表有关奥陶纪地层和生物群方向的论文四篇: 《鄂尔多斯地台西缘奥陶纪生物地层研究的进展》,系统研究了奥陶系剖面,讨论了地层及化石带的划分与对比等问题,并在拉什仲组之上还创立了公乌素组和蛇山组两个地层单位。 《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头足动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