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2020.pdf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是影响我国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本书根据对2020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高原低涡、切变线移出高原的影响系统;计算得出该年影响降水的各次高原低涡、切变线过程的总降水量图、总降水日数图。

中国家族企业为何“短命”?(科技日报,2012-1-4)首份《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日前由全国工商联、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心和李锦记家族联合发布。报告指出,我国共有790万家的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70%以上,其中大多数是家族企业。据统计,2010年底,我国2063家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达762家,家族企业在上市公司中比重达36.9%。一份调查显示,1990年前后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为3—5年、60%以上企业在创办后不到5年就破产或倒闭,与之相比,近年来民营企

中国家族企业为何“短命”?(科技日报,2012-1-4)首份《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日前由全国工商联、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心和李锦记家族联合发布。报告指出,我国共有790万家的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70%以上,其中大多数是家族企业。据统计,2010年底,我国2063家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达762家,家族企业在上市公司中比重达36.9%。一份调查显示,

城市灾害损失评估技术标准(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pdf

本书作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规定编制而成。本书针对上海市面临的地震、台风、暴雨内涝、地质灾害等四类灾害的易损性评价与损失评估提供了规范化的评估内容、基本理论和步骤方法。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地震灾害、台风灾害、暴雨内涝灾害、地质灾害。本书对科学指导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提高城市安全管理能力,增强城市韧性,合理安排城市防灾减灾措施、救援处置和灾后

民防工程防灾与照明技术——基于蓄能发光多功能材料的应用.pdf

本书针对民防工程的特点与需求,通过理论研究和室内外试验,对蓄能发光多功能材料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在增光节能、应急照明、烟雾环境中的引导疏散和空气质量改善等方面的应用设计方法,取得了很好的创新性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切合民防工程实际需求,符合民防工程和地下空间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势必能够对新技术、新材料在民防工程应用领域的有力推进,起到很好的借鉴与推动作用。

东京城市更新经验:城市再开发重大案例研究.pdf

本书在阐述东京城市形成演变过程、城市规划管理法规及再开发项目机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12个城市再开发案例进行分析。12个案例与东京中心城区内12个重点区域的更新发展密切相关,涉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东京城市演变背景,并重点聚焦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结束后针对城市重点区域实施TOD模式并采取政府与民营资本合作新路径,对东京发展产生巨大积极作用的重大更新举措。本书进而阐明东京城市发展

垃圾分类的全球经验与上海实践.pdf

本书定位为一本立足上海经验(全国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兼具全球视野,专注垃圾分类与资源再生的社会议题研究与解读性出版物。希望通过数据、图解、案例、分析和纪实性的影像等,成为一本对国内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指导教育意义的书,以提升人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为全球都在面对的垃圾处理这一紧迫议题提出中国的思考与回应。

管理创新与“双一流”建设.pdf

本书由四十多篇与高等教育和高校管理有关的研究论文集合而成。其中,部分论文对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过程中,在教育理念,学科建设,思政建设等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还有部分论文结合高等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及机关作风建设活动的要求,以“强作风、增效能”为主题,从机构设置、人才队伍建设、教务管理、资产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不同角度,对推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可行路径进行了探

人才培养与“双一流”建设.pdf

本书收录了二十余篇关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论文。在建设世界—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过程中,人才培养始终是核心问题,本书对如何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以及如何做好服务于人才培养战略的方方面面的工作,如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思政建设等,开展了广泛和深人的研究。本辑图书中特设的“同济教育管理硕士论坛”,作者来源于不同层次的教育领域,研究的课题大大拓展了本系列图书通常的涵盖范围。本书内容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

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pdf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大学思政建设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由同济大学本科生院和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编,主要涵盖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链建设、通识类课程与思政、专业类课程与思政等内容。本书内容涵盖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不仅适合在高等

思政教育与高教发展.pdf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大学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由同济大学本科生院和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收录了三十多篇关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论文,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同济大学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案例。书中还对高教发展中的一些普遍性课题,如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教学等,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同济教育管理硕士论坛”栏目中的一些内容则涉及不同层次的教育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