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七号.pdf

本“集刊”第七号只选载生物地层和古动物地理论文一篇,即《中国奥陶纪的生物地层和古动物地理》。笔者根据三叶虫、笔石、鹦鹉螺和腹足类等动物群的特征划分我国奥陶纪动物群为四大类型:(一)华北类型;(二)扬子类型;(三)东南类型;(四)过渡类型。认为“生物-环境控制论”适合于解释我国奥陶

中国两栖动物系统检索.pdf

本书就我国迄今发现的两栖纲动物204种或亚种,其中包括待发表的10个新种,分隶35属11科3目,分别按蚓螈目、有尾目、无尾目的特征分科、属、种以及蝌蚪和卵制成检索表。并扼要地叙述了两栖纲和各目、科的主要特征。文内附有插图106幅,图版ⅩⅦ幅,读者可从检索表和特征图鉴定种类。最后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十号.pdf

本号《集刊》刊载我国西南地区前寒武纪藻类、微体植物等化石的论文,是属我所《西南地区古生物群》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西南地区晚震旦世灯影组藻类植物群》描述蓝藻、褐藻、似红藻和叠层石等15属33种(其中6新种),论述它们的地质分布和套管藻科的分类位置及发现意义。根据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17号.pdf

本集发表有关中、新生代腹足类的论文四篇,即:《皖南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非海相腹足类化石》、《广东三水盆地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非海相腹足类化石》、《湖南东部、广西东北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腹足类化石》及《广东雷琼地区新生代腹足类化石》。这四篇论文共描述了腹足类化石90属(亚属)、290种

噬菌体及其防治.pdf

本书简要地叙述噬菌体的一般知识、初步操作方法和在微生物工业中的一些防治经验,后者多侧重于谷氨酸发酵方面。 本书可供从事微生物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有关教学人员参考。

常见与常用真菌.pdf

本书从微生物学分类角度,对常见的,在工、农、医方面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真菌作了系统的介绍。书中描述了83属154种真菌,附有197幅绘图或显微摄影。此外,对于分离、识别真菌在方法上也有扼要的叙述。附录中还列举了主要有用真菌的用途和代谢产物。可供从事微生物工作的工人、贫下中农、干部、

藏北无人区百日科考纪行.pdf

本书作者在参加1976年我国首次组织的本区综合科学考察期间,用日记和诗歌形式详细记录了考察途中的专业考察情况、特殊自然现象、发生在科考队内部及科考队员间的种种故事。

微生物学革命资料汇编. 第九集.pdf

本集刊载了《土法创新路,羣众谱新篇》一文,总结了广东省开展“七○二”科学实验的情况。本集收集了春雷霉素产生菌的筛选、分类,春雷霉素的#定、土法生产、液体发酵和防治稻瘟病的试验结果,六种有毒蘑菇及中毒后治疗方法,银耳的人工培养法,“九二○”高产试验及其在养猪事业上的应用,以及利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