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八号.pdf

本号集刊包括两篇论文: 《江苏晚白垩世及新生代腹足类化石》主要描述苏北晚白垩世及新生代腹足类化石131种和亚种,口盖化石11种,包括39新种、1新亚种。文中特别对阜宁群和东台群二组腹足类化石群的性质、地质时代,以及与国内外有关化石群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16号.pdf

本号《集刊》发表华北地台型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及其古生物的四篇论文。 《安徽滁县和全椒寒武纪三叶虫》一文描述寒武纪三叶虫17属16种12未定种(其中3新属16新种),文中特别指出该地区上寒武统三叶虫呈现东方动物群中华北型与东南型的混合型三叶虫动物群;本文为“生物-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21号.pdf

本号《集刊》刊登了有关叠层石、介形类、六射珊瑚等四篇论文。 《安徽北部晚前寒武纪叠层石》一文描述了叠层石20群、43形,其中7新群、25新形、2未定形。文中探讨皖北前寒武纪叠层石的组合,对比以及形成的古环境。 《桑干河中下游流域更新世介形类及其地质

中国两栖动物系统检索.pdf

本书就我国迄今发现的两栖纲动物204种或亚种,其中包括待发表的10个新种,分隶35属11科3目,分别按蚓螈目、有尾目、无尾目的特征分科、属、种以及蝌蚪和卵制成检索表。并扼要地叙述了两栖纲和各目、科的主要特征。文内附有插图106幅,图版ⅩⅦ幅,读者可从检索表和特征图鉴定种类。最后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22号.pdf

本号《集刊》汇集五篇学术论文。 《浙西石炭纪植物群》一文详细地描述了植物化石24属50种,讨论浙西石炭纪植物群性质与国内外相关植物群的对比,提出了对化石层时代的意见。为浙西石炭纪植物群较系统的首次研究成果。 《湖南郴县华塘长兴期腕足动物》一文描述4

中国爬行动物系统检索.pdf

本书系四川省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根据历年在我国各地进行野外调查,掌握大量标本的基础上,对目前已知我国产爬行纲动物315种,以外部形态特征为主,按分类系统编写的检索。本书是对爬行纲动物分类检种的基本工具书。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爬行纲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经济价值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26号.pdf

本号《集刊》刊登广西泥盆纪古生物研究论文两篇。其中,“广西泥盆纪竹节石”一文系统描述竹节石16属142种,论述了竹节石分布与相的关系,提出了华南泥盆纪竹节石的分带和地层划分对比意见。“广西北部泥盆纪层孔虫生物群和环江丘状叠置礁”一文着重探讨了环江北山生物礁的性质、微相特征、礁生长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七号.pdf

本“集刊”第七号只选载生物地层和古动物地理论文一篇,即《中国奥陶纪的生物地层和古动物地理》。笔者根据三叶虫、笔石、鹦鹉螺和腹足类等动物群的特征划分我国奥陶纪动物群为四大类型:(一)华北类型;(二)扬子类型;(三)东南类型;(四)过渡类型。认为“生物-环境控制论”适合于解释我国奥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19号.pdf

本号《集刊》刊登了有关中、新生代介形类、孢粉及藻类等方面的论文共四篇: 《青海共和盆地上新世及早更新世介形类》一文描述了青海共和盆地上新世及早更新世介形类16属、30种,并讨论了地层的时代及沉积环境。 《华南一些地区早期中生代介形类》描述了桂东北、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第十号.pdf

本号《集刊》刊载我国西南地区前寒武纪藻类、微体植物等化石的论文,是属我所《西南地区古生物群》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西南地区晚震旦世灯影组藻类植物群》描述蓝藻、褐藻、似红藻和叠层石等15属33种(其中6新种),论述它们的地质分布和套管藻科的分类位置及发现意义。根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