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西方音乐修辞史稿.pdf
本书以“历时研究”“当代面向”“文本审思”为叙述脉络,呈现西方音乐修辞理论的演进历程、当代风貌和批评实践。上篇从历时的角度追溯西方音乐修辞理论的萌芽、发展及其演变过程;中篇对代表性研究的产生背景、理论出发点、基本前提和分析路径等进行批判审思;下篇为音乐修辞个案研究举偶,涉及音乐修辞分析方法论问题。
20世纪作曲技术.pdf
《20世纪作曲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作曲课堂相关教学问题而写的一本教材,简明扼要,富有实用价值,并附有习题,重点在于介绍20世纪以来的西方各种作曲技术,因此译著译出供中国作曲师生参考。
丝绸之路上的抱弹类鲁特: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从古代到当代表演:英汉对照.pdf
2016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第24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研讨会“丝绸之路上的抱弹类鲁特: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从古代到当代表演”受到来自世界各地学者的广泛关注。研讨会基于以下提议汇总成书。研讨会将围绕音乐与演奏的支点,展开鲁特琴之器形与演奏技法、音阶、音律;弹唱、表演语境与音乐生活;音乐轨迹与社会历史等等讨论,以期收获丰满的音乐细节。本论文集以中英文双语对照的方式出版。
跨越边界与自我 在族群音乐的文本与本文之间.pdf
该著逾越诸人文学科的相关理论视野,集流动田野实践的各类民族志书写而彰显跨界音乐研究的田野方法论特色,集中展示了主持人所带领的团队成员以及本硕博研究生与博士后于三年来在亚洲北方草原音乐的田野经历和研究视野。
循着悲情肖邦的步履遥望肖邦悲情:于润洋《悲情肖邦》并肖邦相关问题专题研讨会文集.pdf
本书辑录于润洋《悲情肖邦》并肖邦相关问题专题研讨会(2009.11.18-19,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提交与发表文论20余篇。
音乐的节奏结构.pdf
本书是聚焦节奏这一课题的第一本专著,适用于那些理论研究不太精深但已经熟悉和声与对位的学生。书中包含丰富的谱例,从不同角度深入浅出地解析不同层次上的节奏结构,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加强自身的作曲技巧提供了量好的示范。每章末尾还有练习供学生课后钻研。可用于和声或对位法课程、音乐演绎方面的课程以及音乐分析方面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