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效应

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30年(1978-2008).pdf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2007~2015)以三北防护林工程为对象、以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相结合为手段、以评估三北防护林生态环境效应为核心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涵盖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1-YW- 08-02,2007~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25007,

三峡库区黏性泥沙絮凝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pdf

三峡库区泥沙淤积及水环境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以往研究者多关注河口地区的泥沙絮凝,针对三峡库区这类淡水环境的泥沙絮凝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三峡库区不同河段原位采样和实验研究,本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三峡库区黏性泥沙在不同水体紊动、泥沙特性(包括物理特性、有机质含量和电势电位等)条件下的絮

京津冀区域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pdf

本书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群和重点城市两个尺度,定量评估了京津冀城市群1980~2010年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城市群,利用中等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地面监测数据和统计数据,揭示了1980~2010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化强度、生态质量

海洋水声环境效应建模与应用.pdf

本书主要介绍海洋水声环境效应研究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全书共分8章,第1章是绪论,介绍了水声环境效应研究的对象、历史和方法,水声环境基本参数及水声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意义;第2章介绍了水声传播建模理论及其高性能并行仿真、海洋噪声场和浅海混响建模;第3章介绍了宽带水声信道波形预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治理的生态环境效应.pdf

本书主要研究了流域地貌动态发育过程与侵蚀产沙时空变化特征;对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的综合治理措施组合体系进行了总结,研究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洪水过程的影响;从多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流域治理对农业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

鄂尔多斯盆地煤炭开采水害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李文平等 著.pdf

本书以“采动工程地质环境演化与灾变”理论为指导,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典型矿区为靶区,以煤炭开采水害防治、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建立了矿区生态地质环境类型划分方法,构建了生态-水-煤系地质结构组成模型,阐明了区域类型分布特征;系统研究了我国西北N2红土工程地质属性及其区域性质差异

人工林的生态环境效应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以云南桉树引种区为例.pdf

  本书从桉树人工林引种这一角度,以云南省21世纪以来,桉树人工林引种面积最多最集中的普洱市澜沧县、西盟县和孟连县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地理学、环境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以遥感和GIS技术为支撑,分析土壤质量、植物多样性、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等四个单因子方面的

上海地质环境演化与工程环境效应研究.pdf

地质环境演化特征决定了区域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城市工程建设必须以地质条件为基础。本书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监测、取样和分析,从不同视角开展了相关专项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对上海市地质环境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并对重点区域建设场地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城市超强度开发为诱因,针对高层建筑和地铁站深基坑开挖,城市地下空间大面积开发,隧道、桥梁及高架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流沙、管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