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

洛阳盆地中东部先秦时期遗址:1997-2007年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报告(1).pdf

1997—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腹心地区——洛阳盆地中东部近1120平方千米的区域,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期间共发现遗址(或地点)456处,采集到大量先秦时期的遗物。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遗址涵盖了先秦

洛阳盆地中东部先秦时期遗址:1997-2007年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报告(2).pdf

1997—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腹心地区——洛阳盆地中东部近1120平方千米的区域,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期间共发现遗址(或地点)456处,采集到大量先秦时期的遗物。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遗址涵盖了先秦

洛阳盆地中东部先秦时期遗址:1997-2007年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报告(3).pdf

1997—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腹心地区——洛阳盆地中东部近1120平方千米的区域,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期间共发现遗址(或地点)456处,采集到大量先秦时期的遗物。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遗址涵盖了先秦

洛阳盆地中东部先秦时期遗址:1997-2007年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报告(4).pdf

1997—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腹心地区——洛阳盆地中东部近1120平方千米的区域,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期间共发现遗址(或地点)456处,采集到大量先秦时期的遗物。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遗址涵盖了先秦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 贵州猫跳河流域案例.pdf

本书以贵州中部的猫跳河典型喀斯特流域为对象,运用RS、GIS、GPS集成技术,问卷调查技术以及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了该地区在过去3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过程、驱动机制,运用UIUE-S模型模拟,预测了该流域在不同目标情景模式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猫跳

冲积河流崩岸与防护.pdf

《冲积河流崩岸与防护》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水利枢纽下游冲积河道岸滩崩塌机理及预测模式研究”和项目“冲积河流岸滩崩塌机理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完成,采用野外调研、水槽试验、模糊数学、理论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冲积河流的崩岸与防护,深入分析了崩岸的崩塌特点与过程,

渭河下游河流地貌.pdf

本书系统地研究了渭河下游河流地貌发育过程,以及在黄河三门峡水库运用条件下的河道演变。前部分着重分析古地理环境和阶地形成机制,重现渭河的古地貌、古气候、古水文及其发育史;后部分侧重于侵蚀基准、河口拦门沙、河床平面变形、纵剖面调整机理以及河型转化研究,探讨了水库淤积末端和河床演变的规

基于水库群多目标调度的黑河流域复杂水资源系统配置研究.pdf

本书针对黑河水资源管理的重大需求,以水库群调度和水资源配置为主线,创建了由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型、水库调度模型和地下水均衡模型等耦合形成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分析评价了“97”分水方案的适应性,优化了“97”分水方案;构建了水资源调配方案集和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有无黄藏寺水库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及景观服务价值评价研究——以昆明市盘龙江为例.pdf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及景观服务价值评价研究——以昆明市盘龙江为例》以昆明市盘龙江为例,研究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生态系统景观服务价值问题。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选用能够表征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主要特征和功能的指标,包括水质特征、生物指标、河流水文、河道指标、河岸带和社会指标6个方

洪安涧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与应用.pdf

流域径流模拟一直是水文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水文模型常用于径流模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3S技术的飞速发展,水文模型从概念性水文模型逐步发展至分布式与半分布式水文模型,这些模型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水文科学的研究内容。《洪安涧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与应用》以洪安涧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