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
秦岭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变化与水环境安全.pdf
《秦岭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变化与水环境安全》以秦岭最重要的两大水源地黑河流域、丹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环境因子、遥感信息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建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水资源水环境系统耦合模型,流域管理、生态补偿
活性炭-纳滤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原理与应用.pdf
本书针对水资源现状、水中污染物种类、微污染水源的修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以活性炭-生物活性炭技术和膜技术为核心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
引黄灌区多水源滴灌高效调控关键技术设备与应用.pdf
本书针对我国引黄灌区灌水轮次间隔时间长、泥沙含量高、蒸发量大、对滴灌发展产生水源保障程度低、泥沙过滤难度大、易形成地表盐分积累等制约性难题,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从规模化滴灌发展多水源特征、区域滴灌布局以及节水潜力、多水源水质处理与滴灌系统抗堵、多尺度条件下田间滴灌水盐平衡、节水
郧县大寺遗址(上册).pdf
本书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项目—郧县大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大寺遗址2006年和2009年两次发掘所获的不同时期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包括仰韶文化下王岗二期类型、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二期类型、龙山文化乱石滩类型、西周遗存、战国时期楚文化、秦文化、宋文
郧县大寺遗址(下册).pdf
本书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项目—郧县大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大寺遗址2006年和2009年两次发掘所获的不同时期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包括仰韶文化下王岗二期类型、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二期类型、龙山文化乱石滩类型、西周遗存、战国时期楚文化、秦文化、宋文
武当山柳树沟墓群.pdf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的的建设,2008年4月至2009年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受湖北省文物局的委托,对湖北省武当山柳树沟墓群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共计勘探面积11465平方米,清理墓葬134座,时代跨战国、西汉、东汉、宋代和明清,出土铜器、陶器、瓷器、铁器、玉器
流域多水源空间均衡配置研究.pdf
本书以湟水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规律揭示、数值模拟、方法创建、技术集成等多种研究手段,开展了湟水流域多水源空间均衡配置研究,解决了引黄济宁工程规模优化和引大济湟工程运用等重大技术问题。同时,深化了对湟水河谷生态演变规律的认知,构建了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优化格局,创立了
郧县店子河遗址.pdf
2008~2011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店子河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000余平方米。遗址地层堆积主要集中在后岗一期文化、东周、秦汉等时期,另发现少量朱家台文化、煤山文化、二里岗文化灰坑及隋唐时期墓葬等。店子河遗址是鄂西北后岗一期文化最重要的遗址之一,为研究仰韶早
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 以甘肃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例.pdf
本书从森林与水资源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林区降水规律及森林对降水的调节作用,研究了森林生态系统中林冠层、地被物层、土壤层等不同界面层的水文特性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