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义的政纲( )。[2014年真题]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义的政纲( )。[2014年真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材料2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1)如何正确评价孙中山等人为之奋斗的资产阶级共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材料2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
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2011年真题]
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2011年真题]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其民生主义的内容是( )。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其民生主义的内容是( )。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下列属于民权主义内容的是( )。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下列属于民权主义内容的是( )。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其中的民生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所采用的方法是( )。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其中的民生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所采用的方法是( )。
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2008年真题]
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 )。[2008年真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861年1月,恭亲王奕䜣在《筹划清朝大计》中奏称:英、法在《北京条约》订立后南撤,“所请尚以条约为据。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似与前代之事稍异”。“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指太平军)、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肘腋之忧也,英国……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就目前计之。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尚不致遽为大害”。此奏得到咸丰帝批准。 材料2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庐抗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861年1月,恭亲王奕䜣在《筹划清朝大计》中奏称:英、法在《北京条约》订立后南撤,“所请尚以条约为据。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似与前代之事稍异”。“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指太平军)、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肘腋之忧也,英国……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就目前计之。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尚不致遽为大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