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

格致余论 (元)朱震亨 著;赵鸿君,战佳阳 校注.pdf

《格致余论》是朱震亨晚年所作的医学论文集,成书于公元1347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话专著。古人以格物而致知事,朱氏把医学研究当作“格物致知”的活动,故把该书命名为《格致余论》,并序称“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  全书为1卷,共收医论46篇,朱氏在其论文集中所涉的医学

金匮钩玄 (元)朱震亨 著;谷松 校注.pdf

《金匮钩玄》为综合性医书,元代朱震亨著,明代戴原礼校补。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金元四大家之一。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全书共3卷,并附医论6篇。卷一、卷二为内科、喉科和外科病症,卷三为妇科、儿科病

丹溪心法 (元)朱震亨 著;张华等 校注.pdf

《丹溪心法》,共五卷,元•朱震亨著述,明•程充校订,刊于1481年。此书非朱氏自撰,由他的门人弟子赵以得、刘叔渊、戴元礼根据其学术经验和平素所述纂辑而成,后经程氏删订校正,流传至今。卷首载“十二经见证”“不治已病治未病”等六篇医论;卷一至卷五分列内、外、妇、儿各科病证一百篇,论述

儒门事亲.pdf

《儒门事亲》是一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金代张从正著。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的一代宗师。本书约成书于公元1228年,共15卷,20余万言,其注重阐发六实邪为诸病之因,倡导用攻下三法治疗,创立“攻邪论”的思想。在具体应用汗、吐、下三法时,张氏从治法范围、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做了系统阐述,较前人认识有了较大的扩充。三法均有具体用

朱丹溪医案拾遗.pdf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更被誉为金元四大家集大成者,其医学思想及医学实践并重,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将散在于他的学术著作之外的医案,进行收集并归类加以点校,集丹溪医案于一册,便于读者翻检。为了方便读者对医案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对文中的疑难词语和中医术语均加以注释,并对一些医案

素问玄机原病式.pdf

《素问玄机原病式》,金代刘完素著,约成书于1152年。作者精研《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将病机整理归纳为五运主病与六气为病两大类十一条,并对各条病机逐一阐发说明,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本书重点论述了火热致病的理论,反映了刘完素的寒凉派学术思想,是中医病机学说的重要著作,对后

脾胃论.pdf

《脾胃论》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杲所著,成书于1249年。李杲(1180—1251年),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河北正定人。李氏既贯穿《内经》、《难经》及仲景、洁古之学,又提出了脾胃内伤的独创见解,他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在治疗上,擅于调理脾胃、升提中气,被

局方发挥.pdf

《局方发挥》系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亭(字彦修,号丹溪先生)代表作之一。作者以《内经》理论及仲景学说、河间之学等为依据,针对《和剂局方》辛香燥热之偏,以问答形式进行论辩和质疑。全书共论述三十一条,每条均先设“或问”提出问题,然后阐发作者见解,分析利弊,阐明医理。作者强调人体的生理功能、

兰室秘藏.pdf

《兰室秘藏》为一部综合性医书,金·李杲撰。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本书刊行于1276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语,表明本书有珍藏的价值。全书三卷,分述了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

内外伤辨惑论.pdf

《内外伤辨惑论》,金·李杲著,成书于金正大八年(1231年),刊于宋淳祐七年(1247年)。本书共三卷,二十六论,对内伤、外感的各个方面,诸如病因、症状、脉象、疑似证及治法等进行了辨析;对内伤饮食劳倦,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创立了培补脾胃、升阳补气之治法及方药。卷上共十三论,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