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番禺汉墓.pdf

本书的第一章为绪言,简述了番禺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以及墓葬的分布情况和考古调查发掘情况,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介绍墓葬的情况,对出土器物统一列编的型式,前后贯通。最后报告根据墓室结构、随葬品组合等相关材料,对墓葬进行了分期断代,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张懋夫妇合葬墓.pdf

本书系鄂东武穴市(原广济县)发现的一处明代义宰张懋夫妇合葬墓的发掘与研究报告。内容包括明代义宰张公夫妇墓志铭,明代张懋墓中彩印佛塔、佛像及发愿文考释,明代张懋墓中出土之《法被图》等。

沈阳考古文集. 第4集.pdf

本书共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简报等资料性文章17篇,学术论文4篇,集中反映了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来配合城市基本建设、主动性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等工作取得的成果。

曾侯乙墓陪葬坑.pdf

1999年,曾侯乙墓西侧发现南北成列的5个陪葬坑,其中K2~K4等3个陪葬坑发现装满食物的瓮、罐等陶容器,K1出土467件构件、工具类青铜器。青铜构件用于连接木质杆件,通过构件之间的相互搭接,由此可组成一座可拆装的帷帐。出土时,帷帐的木质杆件、框架之外的有机质部分已经锈蚀,经多年

广西先秦岩洞葬.pdf

本书对广西目前已发现的先秦时期岩洞葬的全部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详细介绍了各岩洞葬的基本情况,并对先秦岩洞葬的分布、分区、葬所和葬制以及文化内涵、特征、年代、分期、族属、起源等做了系统的研究,对先秦岩洞葬文化的源流及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邢窑(上册).pdf

邢窑遗址从北朝后期至元代,前后延续七百年左右,是北方早期瓷器、早期白瓷、透影白瓷、早期三彩的主要产地。本书汇总了1987年到2014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主持的6次考古发掘资料,即1987—1988年内丘电影公司和西关北,1990—1991年临城祁村、西双井,1992年临城山下,20

重构中国上古史的考古大发现——郑州地区重大考古发现纪实.pdf

近年来,郑州地区考古大发现接二连三,令人眩目,使人震撼。这些大发现颠覆和更新了人们对中华早期文明的认知,重构了中国上历史,有17项成果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本书请参与这些大发现的考古工作者以文学的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记述他们所经历的非凡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河流域旧石器考古调查与试掘报告 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编著.pdf

2011年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乌兰木伦河流域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并于2013年和2014年对WI10地点进行了试掘。调查范围约1200km2,收获颇丰。调查共发现旧石器地点77个,采集石制品近2000件,试掘石制品357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叶

林西井沟子 : 晚期青铜时代墓地的发掘与综合研究 : archaeological report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late Bronze Age cemetery.pdf

本书重点报道了2002-2003年林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的发掘资料及相关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报告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包括遗址概况与墓葬综述、墓葬分析、墓葬资料、灰坑与房址共四章,下编包括出土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线粒体DNA和稳定同位素分析以及动物遗存、青铜器、孢粉土样的检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