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红烧土遗址保护技术研究初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闫海涛 著.pdf

本书是关于红烧土类考古遗址保护和研究的专著,包括红烧土遗址和遗迹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分布,几个典型红烧土遗址概况及病害调查,红烧土遗迹、遗物的特性及病害原因分析,红烧土类文物加固材料的初步选择,加固保护材料的适应性研究,现场实验,结论与讨论共七章内容。遍布我国境内的考古遗址是我国文化

青海文物考古研究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主编.pdf

本书是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编的研究文集,共收录25篇论文,主要对青海地区古代遗存的文化特征、生业模式、丧葬习俗、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方面开展了多视角、多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海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穆穆之容 晖晖之业——大金得胜陀颂碑的大千世界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松原市博物馆 编著.pdf

本书是40多年来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金得胜陀颂碑的弘扬、保护、研究、管理、维修、文献资料搜集等方面的总结,也是一个让人们了解、认识大金得胜陀颂碑的窗口。本书搜集了大量不同时间段与大金得胜陀颂碑相关的照片,让人们直观地了解到不同时期大金得胜陀颂碑(及周边环境)保护维修等的历史变

黄淮七省考古新发现(2019年)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 编著.pdf

本书收录了鲁豫皖苏冀陕晋七省2019年度的考古新发现。全书汇集了由七省各自甄选出的共59项考古发现,年代涵盖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三代、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全书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七省的文物考古研究部门编写,既包含2019年度七省考古发掘工作的总体综述,更有20

赣州七里镇窑址考古发掘报告(1985—2018)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著.pdf

  赣州七里镇窑址是1956年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在赣南发现的最大窑址,后被列为江西省宋元时期的四大名窑之一,先后被公布为江西省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里镇窑遗址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和沿垇村的贡江北岸,分布面积有100万平方米,保存至今的窑业堆

成都考古史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著.pdf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的系统回顾成都考古发展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作三章,分别介绍了成都文物考古工作简史,成都考古发现与研究史,成都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古建研究及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历程。其中,成都考古发现与研究史全面覆盖了新石器时代、商周、汉六朝、唐宋、明清五个时段的内容,包含

渝西长江流域考古报告集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著.pdf

本书是对重庆西南部长江干流及其部分支流考古调查及发掘成果的汇编,在空间范围上以地处长江干流的江津区、永川区为主,兼顾璧山河沿岸的璧山区、濑溪河沿岸的荣昌区等区域,年代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涵盖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等类型多样的遗存。本书有效填补了长江上游宜宾至重庆主城段古代文

高勒毛都2号墓地:2017~2019中蒙联合考古报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 编著.pdf

2017~2019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共同实施的联合考古项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工作。两国学者对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了系统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书分别报告了高

海龙囤(四册)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编著.pdf

海龙囤,又名龙岩新城、龙岩囤或海龙屯,始建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而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播州之役,是杨氏治下的播州最负盛名的羁縻•土司城堡。2015年7月与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书是海龙囤2012~2014年度考古发掘研究报告,

海龙囤(三册)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编著.pdf

海龙囤,又名龙岩新城、龙岩囤或海龙屯,始建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而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播州之役,是杨氏治下的播州最负盛名的羁縻•土司城堡。2015年7月与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书是海龙囤2012~2014年度考古发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