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汝州张公巷窑遗址 2000年-2012年考古发掘报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著.pdf

本报告是汝州张公巷窑遗址2000年~2012年考古发掘的初步成果。其间先后四次发掘,共揭露面积283.3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的建筑遗址11座、池2个、灶10个、灰沟4条、水井5眼和灰坑127个等遗迹,其中与张公巷窑烧造有直接关系的建筑基址(作坊)2座,陶洗池1个,灰沟1条,灰坑

南方民族考古(第二十五辑) 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pdf

本辑刊发考古简报6篇,公布了云南金平龙脖河青铜时代冶金遗址、湖北云梦战国秦汉墓地、云南昆明河泊所遗址西汉时期H90、四川双流红苕坡汉六朝崖墓、四川南江石飞河北魏晚期至唐代摩崖造像和成都简阳五亩土墓地宋代墓葬的新资料。收录研究论文10篇,分别对先秦时期四川盆地聚落的变迁、藏彝走廊石

宿州西关运河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宿州市博物馆,宿州市文物管理 编著.pdf

隋唐大运河遗址穿宿州城而过。2006年4~8月,为配合宿州西关商业步行街C区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部门对涉及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并对此段运河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面积近600平方米,揭露出较完整的运河河堤、河坡、河道等遗迹,清理发掘水井3眼,墓葬1座,灰坑1

定远侯家寨(中册)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阚绪杭 主编.pdf

《定远侯家寨:全3册》是侯家寨遗址历年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侯家寨遗址1977年发现,1985~1986年进行了两次375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和动物骨骼以及一批陶器刻划符号,是安徽省最早发现具有自身两期考古学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考古发掘研究

2016年度洞沟古墓群山城下墓区清理报告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编著.pdf

2016年,为配合吉林省集安市洞沟古墓群墓葬文物本体保护维修工程的实施,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馆对山城下墓区288座墓葬进行考古清理。本书全面梳理了本次考古工作,对288座墓葬的地理位置、保存现状、墓葬类型、出土遗物等进行系统介绍,图文丰富,内容翔实,丰富和充实了洞沟

成都东华门明代蜀王府遗址出土瓷器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编著.pdf

2013~2019年,为配合“成都体育中心升级改造项目”的建设,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东华门街西侧的成都体育中心内外场区域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揭露出大面积的明代蜀王府遗址,并且出土了大量明代瓷器,为研究明代蜀王府的物质文化面貌、探索明代宫廷陶瓷史提供了极其可贵的实物

盐业考古与古代社会研究 黄骅市博物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著;王青,张宝刚,雷建红 主编.pdf

盐业考古是我国的新兴考古学研究领域,是我国考古学发展进人新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盐业考古与古代社会研究:手工业考古·黄骅论坛:以盐业考古为中心论文集》收录了2021年在黄骅举行的盐业考古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充分反映了最近十年来我国盐业考古领

新疆石城子遗址.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pdf

石城子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村东北。2014~201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城子遗址进行了连续考古发掘,厘清了遗址的形制布局和功能区划。石城子遗址的建筑构筑方法、等级规制,遗物组合特征等都明确显示出这处遗址是汉代在天山以北设立的一处军事要塞,

绵阳汉平阳府君阙调查研究与保护工程技术报告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博物馆钟治 编著,谢振斌,潘文军 主编.pdf

阙体是承载两汉时期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历史信息与综合艺术的重要载体,现存汉阙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河南、山东等地,数量以四川*多,绵阳平阳府君阙是现存汉阙中保存*完整的一处。《绵阳汉平阳府君阙调查研究与保护工程技术报告》在多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考古调查,对平阳府君

长渠遗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文物保护成果撷英·瓷器 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pdf

2005~2012年,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及全国50多个考古研究单位,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和干渠沿线369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总计发掘面积达92万平方米, 获取各类文物10万余件。出土文物的年代上迄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文物数量众多、年代序列完整、器物种类丰富。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