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与理论

中国近代建筑史料汇编(第一辑)(共13册).pdf

《中国近代建筑史料汇编(第一辑)》为整理出版对中国近代建筑有重大影响的《建筑月刊》和《中国建筑》两种专业刊物的丛书。是中国近代仅有的两份综合性建筑学术刊物,已成为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两刊忠实记录了中国近代建筑师群体构成和探索轨迹。不仅对研究中国近代建筑,而且对今天建筑创作,也有所启迪。本套丛书完整收编了自1932年11月创刊至1937年4月停刊期间共29期的《中国建筑》,以及同一时期出版

华北传统单檐歇山建筑大木结构体系演变.pdf

以木结构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象征。木结构古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主体,歇山顶建筑无论技术难度和形式的艺术成就都具有代表性。中国的北方地区,尤其山西、河南、河北一带是我国木结构古建筑留存最多的地区,这些遗留的早期建筑(唐至宋金)和明清官式建筑无疑为我们研究北方歇山建筑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实例参考,以此作为参照与存世的古代建筑典籍《营造法式》《工程做法

新集体与日常.pdf

本书集结了针对当代建筑前沿、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的评论文章23篇,以“城市空间、单体建筑、乡村实践、理论探讨”四个主题为线索,述及本土建筑与城市发展领域的一些具有创新角度的关键议题,如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商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单体建筑日常性的凸显、乡建热潮的本质问题、批判复盘建筑学介入文保领域的实践、数字建筑的趋势与传统建筑教学的融合,等等。作为中国建筑与城市评论系列丛书的第一本,本书试图将中国建筑领域

异物感.pdf

“异物感”是作者用来描述当代人造环境总体感觉的一个词。它既是模糊的感觉,同时也是确切的追求,它左右着人们感受万物的方式。在本书中,作者延续之前的思考轨迹,以一种独特的当代视角,将建筑作为考察对象,在审美和伦理问题之间架立桥梁。本书收录了12篇文章,可谓一本“心不在焉”的建筑评论集,仿佛一直在谈论建筑和城市,留意的却是大千世界事物间的深层联系,与“人”密切相关的、根植于历史经验的广阔空间。它提到的“

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四辑):地方记忆与社区营造.pdf

本辑收录了口述访谈记录、口述史工作经验交流及论文,以及历史照片识读近30篇,包括金振声、刘先觉、巫纪光、黄汇先生谈建筑教育人生;黄锡璆、阚永魁教授谈早期留学经历;1949年后上海第一幢现代化智能型办公楼联谊大厦、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花园饭店的建筑实践;漳州南靖塔下匠师张羡尧、临清冀家大院及贡砖匠作师傅孔德富与赵安庆、泥瓦“把头”张万龙的讲述;青岛俾斯麦兵营建筑考察、马来西亚华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水石

Layered Morphologies and Latent Structures: readings, decoding and rewriting to enhance historic rurb(层次形态与潜在结构:解读、改写以提升历史乡村景观).pdf

本书呈现了对柞水县凤凰历史文化名镇第一阶段研究的成果。通过大量文字、调查和图解,强调历史聚落在不同文化周期中所产生的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其视为一种长期的历史和文化建设的见证,并提出一种整体性方法来阅读、保护、振兴中国传统村镇,强化村落文化内涵。书中的研究内容基于2018年米兰理工大学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国际合作,从理论层面讨论,到当前的保护规划方法辩证研究。《层次形态与潜在结构:解读、改写以

新观察 : 建筑评论文集.pdf

本书是史建为《城市·空间·设计》杂志策划的建筑评论专栏“新空间”的全部24期内容合集,每期由史建策划,邀请数位建筑界著名学者、评论家等围绕某一主题撰文,集成一本小册子夹在杂志中。专栏旨在集中探讨当代城市与建筑设计方面的话题,主要对现代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围绕实验建筑与当代建筑、当代建筑的三重视点、什么是人民的建筑、新陈代谢运动论、现代建筑与建筑师、当代建筑与建筑师、建筑双年展评论、

华南圭选集:一位土木工程师跨越百年的热忱.pdf

华南圭是中国近代以科技和理念强国的先驱之一,本文选由其孙女华新民选编和组织,从大量文献中进行搜寻,收录了华南圭先生在铁路建设、西式房屋工程技术和设计方法的引介、市政建设、不同领域的开创性的相关制度改革建议等方面的代表性文字,另外还有译著序言等。全书正文内容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为城市市政建设篇(以北京、天津为主);第二章为中国交通工程篇;第三章为中国工程师社团篇;第四章为房屋建筑篇;第五章为其他文

苗族传统民居特征与文化探源.pdf

本书建立在历史文献解读及田野调查工作基础上,以建筑学为主的多学科方法对苗族传统建筑特征的古今演进、空间分布进行分类梳理和研究,并对附着其上的文化因子进行源流考证。建构以“住居原型”为内核、特征要素层理分布的苗族建筑谱系,在建筑学领域整合研究已割裂的苗族文化。本书建构了一个具民族识别性的苗族建筑谱系,并对谱系特点及其适应性传承提出了设想,对完善民族建筑学研究有所创新。本书图文并茂,为体系化保存和活化

城市时代的遗产管理:历史性城镇景观及其方法.pdf

本书对历史性城镇景观(HUL)及其方法进行实践化的阐述,将这一概念转化为一整套操作上的管理实践。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是一种融合了发展目标的多维度、整体化的城市保护方法。其目标是为了使遗产在当代城市空间中重获生命力,通过调整当代城市发展的政策机制去管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空间与社会的变化,使当代对城市空间的干预与遗产环境达成新的平衡关系,从而维持并强化城市特征、提升城市空间和生活品质。本中文版在悉数收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