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经过科研人员的连续攻关,最终生产出了疫苗,并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一事实说明( )。 2009年全球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经过科研人员的连续攻关,最终生产出了疫苗,并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一事实说明( )。 贰号仓库 2022年06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9212 浏览
2017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纠缠”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共同组成的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量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他粒子。“量子纠缠”现象虽然未被完全认知,但它仍然能够说明( )。[2018年真题] 2017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纠缠”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共同组成的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量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他粒子。“量子纠缠”现象虽然未被完全认知,但它仍然能够说明( )。[2018年真题] 贰号仓库 2022年06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9294 浏览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哲学上讲,这说明( )。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哲学上讲,这说明( )。 贰号仓库 2022年06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4841 浏览
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 )。 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 )。 贰号仓库 2022年06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2934 浏览
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 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 贰号仓库 2022年06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4069 浏览
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时,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 )。 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时,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 )。 贰号仓库 2022年06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5738 浏览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 贰号仓库 2022年06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1281 浏览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赶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2013年真题]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赶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2013年真题] 贰号仓库 2022年06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7400 浏览
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请回答:(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请回答:(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 贰号仓库 2022年06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4874 浏览
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 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 贰号仓库 2022年06月19日 0 点赞 0 评论 615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