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为
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1000匝,副线圈50匝,在副线圈两端接入10欧姆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是11伏,原线圈两端的电压是____伏,原线圈中电流为____安培.断开电阻的接线时,原线圈中电流为____,副线圈中电流为____.
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1000匝,副线圈50匝,在副线圈两端接入10欧姆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是11伏,原线圈两端的电压是\_\_\_\_伏,原线圈中电流为\_\_\_\_安培.断开电阻的接线时,原线圈中电流为\_\_\_\_,副线圈中电流为\_\_\_\_.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1、R2、R3和R4均为固定电阻,开关S是闭合的,V1和V2为理想电压表,读数分别为U1和U2;A1、A2和A3为理想电流表,读数分别为I1、I2和I3,现断开S,U1数值不变,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1、R2、R3和R4均为固定电阻,开关S是闭合的,V1和V2为理想电压表,读数分别为U1和U2;A1、A2和A3为理想电流表,读数分别为I1、I2和I3,现断开S,U1数值不变,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AB和CD两根导线可以在两条平行裸导轨上滑动.它们的长度均为20cm,假设它们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1m/s2分别向左向右运动,已知磁感应强度为0.5T.求: (1)当AB和CD运动1s后,回路中的即时电动势; (2)在运动开始后1s内,开始运动后0.9s到1s的0.1s内,开始运动0.99s后到1s的0.01s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各是多大; (3)从计算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
如图所示,AB和CD两根导线可以在两条平行裸导轨上滑动.它们的长度均为20cm,假设它们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1m/s2分别向左向右运动,已知磁感应强度为0.5T.求: (1)当AB和CD运动1s后,回路中的即时电动势; (2)在运动开始后1s内,开始运动后0.9s到1s的0.1s内,开始运动0.99s后到1s的0.01s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各是多大; (3)从计算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
如图所示电路,(1)求电路a、b两端的电阻Rab;(2)如果在a和b两端加上18伏特的电压,求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强度.
如图所示电路,(1)求电路a、b两端的电阻Rab;(2)如果在a和b两端加上18伏特的电压,求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强度.
将三根阻值相同的电阻丝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已知三根电阻丝的额定功率均为100瓦,则这个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是( ).
将三根阻值相同的电阻丝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已知三根电阻丝的额定功率均为100瓦,则这个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是( ).
两个阻值相等的电阻,串联后与电源相接(电源内阻不计),消耗的总功率为P1,并联后与同一电源相接,消耗的总功率为P2,则P2/P1等于( ).
两个阻值相等的电阻,串联后与电源相接(电源内阻不计),消耗的总功率为P1,并联后与同一电源相接,消耗的总功率为P2,则P2/P1等于( ).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已知待测电阻R与电压表的电阻相差不多,而R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测量线路应为下图中的( ).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已知待测电阻R与电压表的电阻相差不多,而R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测量线路应为下图中的( ).
下图是静电分选的原理示意图,将磷酸盐和石英的混合颗粒由传送带送至两个带电平行板上方的中部,由静止开始经电场区域下落,电场强度E=5×104V/m,磷酸盐颗粒带正电,石英颗粒带负电,颗粒的带电率(颗粒所带电荷与颗粒质量之比)均为10-5/kg,如果要求两种颗粒经电场区域后至少分离10cm,粒子在电场中通过的竖直距离至少应多长?(取g=10m/s2)
下图是静电分选的原理示意图,将磷酸盐和石英的混合颗粒由传送带送至两个带电平行板上方的中部,由静止开始经电场区域下落,电场强度E=5×104V/m,磷酸盐颗粒带正电,石英颗粒带负电,颗粒的带电率(颗粒所带电荷与颗粒质量之比)均为10-5/kg,如果要求两种颗粒经电场区域后至少分离10cm,粒子在电场中通过的竖直距离至少应多长?(取g=10m/s2)
写出下图中不同情况下密闭气体A的压强.图中斜线部分表示水银,管内水银柱长或水银面高度差l(或h)均为10厘米.已知大气压强为76厘米汞柱.密闭气体压强图(a)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b)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c)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d)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e)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f)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g)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h)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i)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j)中为\_\
写出下图中不同情况下密闭气体A的压强.图中斜线部分表示水银,管内水银柱长或水银面高度差l(或h)均为10厘米.已知大气压强为76厘米汞柱.密闭气体压强图(a)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b)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c)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d)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e)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f)中为\_\_\_\_厘米汞柱;图(g)中为\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