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

石家庄元氏、鹿泉墓葬发掘报告.pdf

本书是河北省南水北调建设工程的系列考古报告之一,通过对元氏县殷村墓地、南吴会墓地和鹿泉市西龙贵墓地的考古发掘,共发现东汉时期墓葬36座,宋金时期墓葬18座,获得一批较为重要的遗物,为了解常山郡故城遗址的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资料。

甘肃徐家城旧石器时代遗址2009年发掘与研究.pdf

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为数不多的经系统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遗址共有四个文化层,距今约5万~2万年,其中主要文化层4B层年代距今4.3万~4.1万年。本书是遗址2009年发掘的阶段性研究报告,全面报道了遗址的地质、地貌,地层、年代和环境,古人类生活面

新郑赵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pdf

2009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河南新郑赵庄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联合考古发掘。本书对遗址的发掘过程,地层、年代和埋藏特征,古环境背景,遗存空间分布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遗址所出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进行了描述和初步分析。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共同构成的遗迹现象,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下册).pdf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公布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2008年至2010年发掘成果的考古报告。下王岗遗址这一阶段发掘面积为3002平方米,发现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等不同时期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西周时期遗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早期楚文化考古学材料方面的空白;二里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册).pdf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公布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2008年至2010年发掘成果的考古报告。下王岗遗址这一阶段发掘面积为3002平方米,发现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等不同时期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西周时期遗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早期楚文化考古学材料方面的空白;二里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上册).pdf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公布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2008年至2010年发掘成果的考古报告。下王岗遗址这一阶段发掘面积为3002平方米,发现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等不同时期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西周时期遗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早期楚文化考古学材料方面的空白;二里

辉县发掘报告.pdf

輝縣在河南省的北部,过去曾因發現大量的古器物在考古界得名。1950年至195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硏究所在該縣境內進行考古發掘工作,有了許多發現和收穫。發掘工作分若干地區進行:(1)在琉璃閣發掘了殷代遺址、殷代墓葬、战國墓葬、战國車馬坑和漢代墓葬;(2)在固圍村發掘了战國墓

辽西区青铜时代考古文献选编——回眸药王庙、夏家店遗址发掘六十周年.pdf

本书选编了辽西区(燕山南北至西拉木伦河流域)青铜时代的考古文献,内容包括3篇考古报告(简报)和31篇论文。这些文献均已发表,此次重刊则做了进一步的核校和统一编排,尤其是在核查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修订了《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报告》。《附录》将涉及辽西区青铜时代考古的文献汇编成目录

下川——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发掘报告.pdf

下川文化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遗存,因发现于山西沁水县下川镇而得名。该遗存发现于1970年,后于1972年和1973年进行调查。下川文化遗存密布在海拔900~2500米的山顶和山腰之间,纵横约30平方公里,分布在六个地区(下川区、东川区、索泉岭区、历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