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

殷墟与商文化 : 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pdf

本书收录近40篇学术文章,内容涉及世界文化遗产与人类和平、学术史、学术理论与方法、殷墟建筑基址、殷墟布局、新材料报道、器物研究、甲骨文字、商王世系、商代礼制、商代历史地理、公众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夏商周三代考古学等领域,展示了学术界对殷墟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

唐李倕墓——考古发掘、保护修复研究报告.pdf

  《唐李倕墓——考古发掘、保护修复研究报告》囊括考古发掘报告、文物修复保护报告和研究论文14篇,详尽记录了唐李倕墓遗迹和遗物的发掘、现场石膏打包提取、检测、清理、修复和复原过程。不同于传统现场器物单个提取的发掘方法,中国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对复杂脆弱质文物采用石膏包进行封护提

顺山集——泗洪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pdf

2010~2013年,南京博物院、泗洪县博物馆对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顺山集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 2750平方米。本书即为此发掘的成果结集。该遗址年代为距今 8500~7500年,新石器时代遗存可分为三期,其中一、二期文化遗存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我们称之为“顺山集文化”,三

“南海I号”沉船发掘现场保护研究(2014~2016).pdf

“南海Ⅰ号”宋代沉船船体及出水文物保护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界的关注。本书全面介绍“南海Ⅰ号”沉船发掘现场 2014~2016年的保护工作,包括项目前期的评估、保护方案的制定,以及围绕“南海Ⅰ号”开展的木质船体及陶瓷器、金属器、有机质文物、石质文物等出水文物的病害信息提取及现场“稳定性

民乐八卦营 : 汉代墓群考古发掘报告.pdf

本书介绍了2010年发掘的八卦营汉墓群,共98座墓葬,主要有中型和小型两种。其中,除明代的2座墓葬和25座墓葬由于无随葬品等难以断定绝对年代者外,其余墓葬均属于汉代。比较特殊的是这些汉代墓葬中,含四坝文化、辛店文化等因素的墓葬就有40座,占汉代墓葬总数的40.82%之多,并且还有

临潼新丰——战国秦汉墓葬考古发掘报告.pdf

  为配合西安铁路枢纽工程新丰编组站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道办事处湾李村发掘战国晚期秦基596座、汉墓94座。  596座墓葬可分为战国中期晚段、战国晚期、战国末期至秦代、秦末汉初四段,为战国中晚期至秦代“戏邑” “丽邑”内居民的墓葬区。94座汉墓可分

桂林靖江昭和王陵考古发掘清理报告.pdf

本书内容包括桂林靖江王陵概况、考古发掘清理、相关问题的研究三个部分,主要介绍昭和王陵的布局、陵园构筑方式、石像生、发掘出土的文物、考古发现与收获,同时以昭和王陵为例,不仅对其风水格局、建筑模数、建筑复原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而且延伸至对整个靖江王陵石像生的艺术风格、烧制琉璃瓦的窑场

前郭塔虎城——2000年考古发掘报告.pdf

塔虎城吉林省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金元时期的城址。2000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长(春)白(城)公路改建工程,对塔虎城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城内发掘总面积约3170平方米;此外还对南门址进行了解剖发掘。本报告分为概述、探方分布与地层堆积、主要遗迹、出土遗物、相关问题研究、结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