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作品

经典山水画石法解析 王蒙 倪瓒.pdf

历代经典山水解析系列是海上著名山水画家萧海春先生近几年致力于传统山水画教学实践的课徒画稿。学习山水画最基本的入门方式是画好树法与石法。萧海春先生多年来精研传统经典山水,尤其对经典山水作品中的树法、石法加以提炼、分解、研习,将经典山水树、石的各类技法演绎并传承下去。本书是此套系列中关于石法的一本图谱,选取了王蒙、倪瓒经典山水作品中石法作品作为范例。这是一套很好的学习山水画技法的图谱资料。​

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集.pdf

刺绣和缂丝工艺是中国传统技艺,刺绣可以追溯到西周,而缂丝则在唐代即有出现,经过两宋时期的发展,绵延至明清,更是到了新的高峰。上海博物馆藏有诸多明清缂丝和刺绣作品,画面精美,其中不少为名家作品,例如著名的顾绣、沈绣等等,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而且这些藏品大多未公开展览,故上海博物馆特于2021年5月举办同名展览,此为配套图录。

中国碑帖名品二编[十二]宋人墨迹二 欧阳修 司马光.pdf

欧阳修(一〇〇七—一〇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天圣八年(一〇三〇)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举贤任能,博有雅量。主修《新唐书》,撰《新五代史》,并有《欧阳文忠集》传世。开创金石学,集周至唐金石器物、铭文碑刻千种,着《

中国书法精粹·新出土墓志精粹(珍藏本).pdf

《中国书法精粹:新出土墓志精粹(珍藏版共6册)》特点有三:一、遴选严格。《中国书法精粹:新出土墓志精粹(珍藏版共6册)》所选八十余方墓志是从多方搜集的一百五十余品新出土墓志中遴选而出,遴选标准主要两个方面:一是墓志规格比较高(墓主多为高官甚至皇族),且字口清晰;二是在书写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作为书法取法的对象。二、介绍翔实。每方墓志都有整拓,在整拓旁均附有该墓志的详细介绍文字。包括墓志尺寸,出

刘弘墓志.pdf

《刘弘墓志》,隋开皇十三年五月十六日葬,现藏于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志石基本呈方形,青石质,未能同时发现墓志盖。志石素面无纹饰,长83厘米,宽68.3厘米,厚度8厘米。志面有界格,小字楷书,字径约2厘米余,共计33列,满列29字,共计914字。

历代名碑名帖集字古文系列 欧阳询楷书集字古文名篇.pdf

 《历代名碑名帖集字古文系列》是一套以历代经典碑帖为基础,通过集字完成的书法教育临摹丛书。该系列以王羲之《兰亭序》、陶渊明《桃花源记》、刘禹锡《陋室铭》、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曾巩《墨池记》、张岱《湖心亭看雪》及《心经》为主题内容,以集字组合的形式向广大书法爱好者展示了历代名碑名帖在经典名篇的形象,为广大书法、碑帖爱好者和专业书法家学习临摹创作提供便利,对于书法学习创作鉴赏都有很好

颜真卿祭侄文稿(中国法帖珍赏).pdf

《祭 侄 文 稿》, 行 草, 麻 纸 本, 纵 28.16 厘 米, 横72.32 厘米。唐乾元元年(758 年)书,25 行,234 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 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杀身成仁之事 迹。此帖系稿本,无意于书,而神采飞扬,姿态横 生,笔势雄奇,超神入圣,为颜书行草第一。本书 选取原作画心部分,配有说明和释文(断句),以 便学书者对照学习。经折装的装帧形式

中国法帖珍赏·怀素自叙帖.pdf

《自叙帖》,纸本,纵二八点三厘米,横*五厘米,凡一二六行,六九八字,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四字。《自叙帖》是怀素草书的代表作。最初的六行的气势,与其后数行大相径庭,据说是由此帖收藏者苏舜钦所补写。全卷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纵横斜直无往不收。

髡残绘画名品 中国绘画名品.pdf

《中国绘画名品》为上海书画出版社继《中国碑帖名品》后的又一以中国美术史中经典作品为主体的系列丛书,本丛书选取了自魏晋至清末的经典绘画作品,以单幅作品、同画家的作品、同主题的作品、同题材的作品等为个体,预计出版100本。每本均由整幅拉页及分段赏析两部分组成,在分段赏析部分通过文字导读,将绘画中所呈现的情节、技法及绘画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历史、文化涵意展现给读者。在行文上分为整图拉页、综述、作者介绍、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