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

南海经济鱼类图鉴.pdf

本书共收录了830种海洋鱼类,主要采集于南海各海区,隶属34目,164科。每种鱼类配有原色照片,标注了拉丁学名、中文名、俗名,并对形态计数特征、栖息分布和摄食习性等方面做了相关介绍,便于使用者参考学习,是一本难得的鱼类图鉴工具用书。

南海及其邻区第三纪沉积盆地油气地质研究.pdf

本书依据弧形构造的分带性,在综合、分析与归纳了大量南海及邻区构造地质、石油天然气地质、海洋地质与板块构造等实际资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正负向构造带的构造格局与空间分布,进行了第三系区域地层对比、第三纪盆地类型与油气储集类型的划分,并根据本区生、储、盖的岩性特征与分布探讨了其组合型

南海深水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与实践.pdf

本书从地震源子波模拟、靶区三维地质建模、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照明分析等入手,经过大量的理论和实际模型试算,创新深水环境震源组合、激发技术,优先深水区地震采集参数,优化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提出了深水区新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案,并在典型靶区进行了野外地震采集试验。

南海深水多次波压制理论与实践.pdf

本书从南海深水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和多次波发育特征出发,重点介绍了基于波动方程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逆散射级数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基于波动方程预测多次波的匹配相减方法和在偏移的过程中压制多次波。书中还对多次波的利用及展望做了相应的介绍和说明。

2011年“南海Ⅰ号”的考古试掘.pdf

本书包括发掘工作的说明、背景资料的介绍、试掘过程的回顾、铝制探方的运用、淤泥堆积的分析、出水器物的介绍、船首位置的研究、水晶宫环境的现状、公众考古的理念等内容。

南海海洋科学集刊. 第3集.pdf

《南海海洋科学集刊》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学术集刊。第3集有海洋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生物等方面的论文报告共13篇。其中,地质地貌方面有:《西江磨刀门河口动力地貌》、《海南岛蜂房珊瑚类骨骼细结构的初步观察》、《从考古发现看西沙群岛珊瑚礁的成长率》、《琼州海峡海底地形研究》、《

南海海洋科学集刊. 第2集.pdf

《南海海洋科学集刊》第二集,主要报道近几年来南海海域的研究成果,共选论文14篇,简报2篇。其中地质地貌方面有:南海的海底地形轮廓,南海北部围区断裂构造的基本特征,西沙群岛岛屿生物礁,珠江三角洲的沉积特征与肥水成因;水文气象方面有:洋浦湾海面曳力系数的测定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洋浦

南海海洋鱼类原色图谱(二).pdf

《南海海洋鱼类原色图谱(二)》收集了34目115科326种南海海洋鱼类的原色照片,逐一标明中文名、拉丁名、英文名和别名,并对形态特征、分布、生态习性、食性及渔业利用等方面作了简述。原色照片中标注了最显着的形态特征,形象直观,通俗易懂,方便读者参考使用。

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pdf

《南海诸岛海域鱼类志》是国家水产总局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八个研究单位在多年来对该海域鱼类区系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共同编写的。编入本书的鱼类计有521种,分隶于3亚纲、18目、89科、235属。本书叙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各亚纲、目、科、属.种均有检索表,每种附有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