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虹桥十年: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后评估.pdf

2010年建成投运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集民用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磁浮、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功能于一体,开创了我国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无缝衔接的先例,经过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设施规模最大、功能最为复杂的空陆一体化交通枢纽,成为国内外交通枢纽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标杆。本书的各位作者,均深度参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策划、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经营、升级改造等工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发展七十年:1952-2022 本书编写组 编.pdf

本书客观、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广大稀土科技工作者锐意进取、不懈努力70年所走过的光辉历程。书中汇集了稀土采、选、冶、分离提纯、稀土金属 / 合金、稀土新材料(磁、光、催化、储氢、超导、抛光、农用等)及应用、分析检测等领域的一系列科研和产

庆芳华:刘庆柱、李毓芳考古五十年文集 刘庆柱,李毓芳 著.pdf

本文集收录作者从事考古工作五十年间先后发表的都城、陵墓、考古学国家文化等相关研究论文49篇,学术史与其他相关论述7篇及附录2篇。内容涉及秦汉乃至隋唐时期都城、陵墓的发现与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中国古代都城、陵墓、殡葬文化的综合研究和从考古学出发的国家文化研究。

推动中国数学发展:纪念数学天元基金三十年 袁亚湘,郭蔚,何成 主编.pdf

本书是数学天元基金设立三十周年纪念文集,搜集整理了三十年来数学天元基金的发展大事件和历史资料,不同领域数学家的专访、回忆录,以及数学天元基金对我国数学发展的重大影响。  全书共分六部分,前两部分收录了数学天元基金申请成立之初的请示报告和部分数学名家为天元基金的题词,第三部

十年教改 春华秋实——同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十周年论文集.pdf

本书由“十年勤耕 立德树人”“国际交流 全球视野”和“学科交叉 博知强识”三部分组成。自2009年以来,同济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思“钱学森之问”,谋良策、破困境,集多学科交叉之共力,创建了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特区。本书通过对同济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研究,将各实验区从事人才培养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在这十年当中积累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汇编成册,内容既有宏观上对实验区整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思

春华秋实:上海广境规划设计十年作品集.pdf

本书属新理想空间系列丛书。书中介绍了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03年以来规划院获得各级奖项的规划设计项目以及部分规划设计实践和规划研究成果,既有传统城乡规划体系中以“城”为主角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有城市设计,也有交通、市政等专项规划,还有直接为“三农”发展服务,以“乡”为主角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村庄规划等,而这些规划正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是规划与土地融合

兰蕙痴情:陈凤敏与AFC三十年.pdf

为弘扬近30年来我国轨道交通AFC系统行业里一批先行者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代表人物在开发和实施AFC系统项目过程中锐意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总结和提升我国轨道交通AFC系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特编写出版系列丛书《中国轨道交通AFC行业里的追梦者》。本书是该系列丛书的开篇之作。本书主人公陈凤敏女士是我国最早涉足轨道交通AFC系统行业的开创者之一,持续引领和推动着我国轨

规划建设二十年.pdf

本书立项于 2016 年底,正值我院紧密编制闵行 2035 总规之际,发现闵行需要一本能够囊括近 20 年发展建设成就的图书,来为闵行区的城市建设做一次总结。四年间,从图书立项到策划编制,几易其稿,最终形成囊括闵行概览、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生态休闲、乡村蜕变、地区风采六大章节的综合图书。成为我院为闵行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集成。 本书编制,是在区主要领导的关心下完成的。感谢闵行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同济这十年:《同济报》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新闻作品选.pdf

本书辑录了2007—2016年这十年间《同济报》发表的新闻作品,是向同济大学校庆110周年的献礼。翻阅十年来的《同济报》,同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圈可点,所以编者从每期4万字、每年约24期的《同济报》中选择这些篇目,将之汇聚成册,呈现给大家,这一篇篇新闻稿就是同济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深深印记。

大洋钻探五十年.pdf

本书从大洋钻探的发展历史、组织运作、科学进展以及技术发展的角度回顾大洋钻探50年的发展历程,在科学进展方面着重介绍“气候环境演变”、“地球动力学”、“岩石圈与深部”以及“深部生物圈与洋底下的海洋”等四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本书包含大洋钻探的发展历史、大洋钻探计划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气候环境演变研究、大洋钻探的技术发展等内容,还附有五十年大洋钻探航次总表和站位图和南海四个大洋钻探航次的钻井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