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调

南水北调水资源综合配置研究.pdf

本书面向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实施情境下黄淮海流域发展的水资源支撑实践需求,在知识创新层面,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超大泛流域水资源综合配置理论方法和模型工具,为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技手段;在支撑发展层面,提出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整体科

常山郡元氏故城南程墓地.pdf

本书详细介绍了2009-2010年南程墓地发掘的126座两汉时期墓葬和1处砖窑遗址,对出土文物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并对墓地分期、时代、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

沙洋塌冢楚墓.pdf

沙洋塌冢一号墓是黄歇村东周墓群中较小的一座,是继江陵天星观、荆门包山、左冢及严仓楚墓之后,在楚故都纪南城城东长湖南北两岸发掘的又一座较为重要的楚国贵族墓。该墓为土坑竖穴木椁墓,葬具为一椁二棺,出土各类器物 1000余件。主墓西侧陪葬车马坑一座,坑内葬车五乘。通过对沙洋塌冢一号墓的

盛世调吉水 古都遗博珍 :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北京段出土文物.pdf

2005年11月初至2006年8月底,北京市南水北调考古工作队先后完成了南正遗址发掘区、岩上墓葬发掘区、坟庄和六间房遗址墓葬发掘区(北正遗址、六间房墓葬区)、皇后台遗址发掘区(天开遗址)、顺承郡王家族墓地发掘区(新街墓葬区、辛庄墓葬区、周口遗址、西周各庄窑址)、丁家洼遗址发掘区、

长渠遗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文物保护成果撷英·瓷器 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pdf

2005~2012年,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及全国50多个考古研究单位,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和干渠沿线369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总计发掘面积达92万平方米, 获取各类文物10万余件。出土文物的年代上迄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文物数量众多、年代序列完整、器物种类丰富。在出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藻类图谱 毕永红,张春梅,宋高飞 著.pdf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藻类图谱》详细记录了采自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域的藻类6门8纲21目37科69属124种(含3变种1变型),包括物种的中文名、拉丁名、鉴定文献、形态学特征、分布范围与生境等信息,并展示其光学显微镜照片或电子显微镜照片。书后附有藻类样本采集地位置、理化数据,以及中文名

徐水东黑山遗址发掘报告.pdf

本书是河北省南水北调建设工程的系列报告之一。东黑山遗址面积在150万平方米以上。全书包括前言,遗址地理位置、遗址墓葬的分布及发掘区概况,遗址,墓葬,结语共五章,系统的介绍了东黑山遗址的整体风貌和分区布局。

外力冲击与内源发展 : 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pdf

本书将外力冲击与内源发展作为研究的主题,以南水北调工程为案例,利用相关区域的实证材料、包括库区农户调查数据,提出了以能力损失和重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重点研究了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移民能力建设、利益相关方协调机制和管理创新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