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

特定化合物稳定同位素分析.pdf

本书首先简要回顾了稳定同位素的发展历史。其次,介绍了同位素丰度、同位素效应和同位素分馏的不同表达方法。再次,对特定化合物稳定同位素分析所需技术设备及通用程序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包括气相–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所采用的衍生化和微萃取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同时,关于特定化合物稳定同位素分析过程

N-亚硝基化合物分析方法.pdf

本书论述了强化学致癌物质N-亚硝基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和分析方法。在系统介绍N-亚硝基化合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和各类样品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的基础上,分章详细介绍了N-亚硝基化合物的可见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气液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极谱法和热能分析法等仪器分析方法,供各种

X、Y、Z这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4、1、7,其中X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2,Y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8,Z元素与Y元素位于同一周期,X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Z元素位于第____周期,第____族,元素Y和Z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的化学键属于____键,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

X、Y、Z这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4、1、7,其中X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2,Y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8,Z元素与Y元素位于同一周期,X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Z元素位于第\_\_\_\_周期,第\_\_\_\_族,元素Y和Z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的化学键属于\_\_\_\_键,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第四版).pdf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理论,并从方法学的角度全面讨论了几门谱学在确定有机化合物构型、构象上的应用;还反映了学科的最新进展,如阿达玛变换核磁共振、扩散排序谱、轨道阱、直线离子阱、串联质谱、质谱的分子式和结构式检索等,并增加了最新的固体核磁共振的内

金属间化合物.pdf

本书叙述了金属间化合物的一般特性,采用大量实例解释了金属间化合物变形的产生以及脆性和强度的由来,列举出多种金属间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和加工方法,并介绍了金属间化合物在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某有机化合物0.2摩尔完全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78.4升(空气中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将燃烧后的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0.8克,再通过NaOH溶液,溶液增重26.4克,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某有机化合物0.2摩尔完全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78.4升(空气中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将燃烧后的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0.8克,再通过NaOH溶液,溶液增重26.4克,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放射性药物与标记化合物.pdf

放射性药物是一类在核医学巾广泛应用,并在生命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药物.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是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的同位素示踪技术巾的现代试剂。围绕放射性药物已形成多个交叉学科,如放射药物化学、放射药理学及其它学科。标记化合物的制备技术已日臻完善并形成体系。 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