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足动物.pdf

本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地描述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足动物的专著。本书共记述六足动物2纲6目26科76属120种。其中,弹尾纲1目2科4属7种;昆虫纲的蜉蝣目5科7属8种; 襀翅目1科1属2种;毛翅目4科7属9种;双翅目10科28属50种;膜翅目4科29属44种。总计1

中国北方及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地区古代文化(中).pdf

本书为内蒙古博物院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北方及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地区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书中收录了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的学者所提交的167篇文章,共分为“石器时代”“青铜与早期铁器时代”“历史时期

包头燕家梁遗址发掘报告.pdf

本书记录了2006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包头市文物管理处配合内蒙古华电包头发电公司电厂铁路建设对工程占用遗址区域进行考古发掘的成果。

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评选优秀案例.pdf

本书是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评选征集到的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57家博物馆88个教育案例中评选产生的43个优秀教育案例的合集。这些教育项目的实施主体包含历史文化与综合类博物馆、革命纪念馆与遗址类博物馆、自然科技与艺术专题博物馆等各个类型,教育项目的对象涵盖各个年龄层次以及

内蒙古草地畜牧业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pdf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其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本书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重点关注了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牧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应对,从退化草地恢复改良、人工草地建植及高效

内蒙古植被.pdf

《内蒙古植被》是在整理总结本队多年实地考察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包括植物区系和植被两方面考察研究的内容,共分为十二章,并附1∶400万的内蒙古植被图。首先扼要阐述了本区植被和植物分布的生态地理条件,然后对本区的2270余种植物进行了生态学、群落学和区系地理学的简要分析,并对

内蒙古有色金属重要矿床 : 成矿特征、多源地质信息找矿模式及应用.pdf

本书介绍了内蒙古大地构造演化、有色金属成矿区、矿床分布、矿床类型及重要矿床,简述了地质找矿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基础,总结了班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造山型、层控变质型矿床形成特点及其在遥感影像上的影像特征,论述了多源地质信息找矿模式,并叙述了找矿模式的应用实践。

岱海考古. 三. 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pdf

本书是内蒙古凉城县岱海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与勘察报告,包括王墓山坡下、王墓山坡中、红台坡下、红台坡上、东滩、狐子山等六个遗址,涵盖了仰韶文化一至三期,其中在王墓山坡下聚落发现保存良好的房屋建筑、房基面,保留大量遗物。

内蒙古自治区及东北西部地区地貌.pdf

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西部毗邻地区综合考察专集,是中国科学院内蒙宁夏综合考察队1961—1964年对内蒙古自治区及其毗邻地区综合考察的成果总结,包括有《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西部毗邻地区气候与农牧业的关系》、《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西部毗邻地区植被》、《内蒙古自治区及东北西部地区地貌》、《内

白音长汗 : 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pdf

本书作为一部内蒙古林西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专著,尽可能地对各个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各类遗存作了全面介绍,并就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