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

豫东考古报告:“中国商丘地区早商文明探索”野外勘察与发掘报告.pdf

  寻找先商文化(成汤建国之前的商族考古学文化或文化共同体),是考古学界最富挑战性的课题。豫东地区是学术界寻找先商文化的重要区域,有较丰富的文献基础,历史上曾有多批学者前往豫东考古,但均在寻找先商文化的道路上无功而返。  张光直先生一直认为豫东仍然是最有希望找到“先商文化

秦汉栎阳城:2012-2018年考古报告(第一卷)(下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编著.pdf

秦汉栎阳城是战国时期秦献公、孝公时期的都城,也是秦末汉初塞王司马欣、汉王刘邦的都城,更是都于长安之前的汉王朝第一座都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2012年以来持续开展栎阳城考古工作所获成果报告的第一本

考古精华 : 中英文版.pdf

分为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唐及其以后时期3个部分,选择项目55个,各类遗物588件(组),并配以适当的遗址现场照片和图表。

丰镐考古八十年·资料篇.pdf

本书从西周都城——丰镐遗址80余年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的大量成果中选取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调查、发掘报告和相关研究论文,系统梳理了丰镐遗址的文保工作,同时收录了一批参加过丰镐遗址考古和文保工作的先生们的访谈记录和口述史,详细地展现了丰镐遗址考古的历程和迄今为止的主要收获、学术界对丰镐

下川——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发掘报告.pdf

下川文化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遗存,因发现于山西沁水县下川镇而得名。该遗存发现于1970年,后于1972年和1973年进行调查。下川文化遗存密布在海拔900~2500米的山顶和山腰之间,纵横约30平方公里,分布在六个地区(下川区、东川区、索泉岭区、历山区

洛阳盆地中东部先秦时期遗址:1997-2007年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报告(3).pdf

1997—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腹心地区——洛阳盆地中东部近1120平方千米的区域,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期间共发现遗址(或地点)456处,采集到大量先秦时期的遗物。调查结果表明:这些遗址涵盖了先秦

大同释义——中国社会变迁史.epub

吕思勉是20世纪的史学名家,其著述规模恢宏,博赡丰实,既注重考据,又擅于融会贯通,素为学术界所推重。这部著作初名《中国社会变迁史》,后改名为《大同释义》,先后用文言、白话撰写过两次,完稿于1933-1934年间。原稿系他任教上海光华大学,讲授“中国社会发展史”用的讲稿。作者自称是一个空想的大同主义者,服膺孔子的大同学说,遂用孔子的学说来阐释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作者认为,大同之世并不是空想而是在历史

新砦遗址与新砦文化研究.pdf

本书对已发表的新砦遗址发掘资料和新砦文化研究文章进行了汇总,共收录文章62篇,分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与简讯、综合研究、新砦城址研究、新砦遗址出土遗物研究、新砦遗址多学科研究、学术争鸣、回顾与前瞻七个部分,是全面了解新砦遗址和新砦文化的综合性著作,具有极强的资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