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

中国法帖珍赏·王羲之《兰亭序》.pdf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所作,也称《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的笔法让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王羲之〈兰亭序〉》选取神龙本原作画

中国法帖珍赏·赵孟頫《闲居赋》.pdf

赵孟頫《闲居赋》,行书,纵三八厘米,横二四八点三厘米,内容为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一首,五十六行,凡六百二十七字,款署子昂,未署书写年月,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据卷后曹溶题跋谓『用笔纯师李北海而运以姿秀,不诡过江家法,定为晚年合作』,知此卷为赵孟頫晚年所书。此册行书用笔温润圆融,笔力遒劲,结字秀美妍雅,可谓锋势备全,笔笔到位,当为赵孟頫传世书法精品。

中国大书法 碑·帖·经书分三派论.pdf

《碑·帖·经书分三派论》为“中国大书法”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分为“大书法研究”“大书法讲堂”“大书法展厅”三个部分。”大书法研究“收录书画家王学仲《碑·帖·经书分三派论》、王学仲年表等文章,以及韩天衡、吴善璋、包根满、窦维春、徐宏波等艺术家的篆刻、刻字作品。“大书法讲堂”中收录的《“大书法”的当代意义》一文用“大书法”的方法考察近四十年来的当代书法发展历程,视野宏阔。“大书法展厅”收录“海棣之华大书

经典碑帖全本放大·智永草书千字文.pdf

“经典碑帖全本放大”丛书是针对书学者对经典碑帖放大临摹学习的需要策划的一套书法字帖。本丛书不仅甄选古代经典碑帖传世善本,原色放大,纤毫毕现,更好地呈现碑帖书写细节,而且对碑帖整体呈现也作了精心编排,使读者对碑帖全貌形成丰富清晰的认知。本丛书采用中式翻身的传统模式,给予读者古色古香的读帖临习体验。《智永草书千字文》是"经典碑帖全本放大"中的一本。​

经典碑帖全本放大·王羲之兰亭序三种.pdf

“经典碑帖全本放大”丛书是针对书学者对经典碑帖放大临摹学习的需要策划的一套书法字帖。本丛书不仅甄选古代经典碑帖传世善本,原色放大,纤毫毕现,更好地呈现碑帖书写细节,而且对碑帖整体呈现也作了精心编排,使读者对碑帖全貌形成丰富清晰的认知。本丛书采用中式翻身的传统模式,给予读者古色古香的读帖临习体验。《王羲之兰亭序三种》是"经典碑帖全本放大"中的一本。​

李阳 冰《三坟记》实临解 密(碑帖名品全本实临 系列).pdf

《三坟记》是为李曜卿兄弟三人所建,李季卿撰 文,李阳冰篆书。唐大历二年(767 年)刻。碑文 两面,共 23 行,行 20 字。原石久佚,宋代有重 刻本,现存陕西省西安碑林。此碑承李 斯《峄山 碑》玉箸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修长,线条遒 劲平整,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婉曲翩然。《三 坟记》为李阳冰代表作,在唐代篆书中其成就最 高,谓之“铁线描”。本书为我社碑帖名品的又一 全新主题——实临解密系列之

感惠徇知:顾仲安书法集.pdf

顾仲安在硬笔书坛享有盛名,与庞中华 有“北庞 南顾”之誉。顾仲安的毛笔书法也是极具特色的, 既 具 传 统 功 底, 又 有 时 代 气 息, 字 体 结 构 严 谨, 点画沉着。其楷书庄重典雅,娴静大方;行书酣 畅潇洒,遒劲隽秀;草书飘逸轩昂,雄健自然。 今 将 其 近 两 年 所 作 的 书 法 精 品 百 余 件 编 辑 出 版。 作品风格多样,极具自我艺术风格。本书四色精 印,函套布面精装

中国法帖珍赏·黄庭坚《松风阁诗帖》.pdf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 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松风阁诗帖》内容是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是黄庭坚晚年作品,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