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

新能源汽车碳中和 郁亚娟 著.pdf

《新能源汽车碳中和》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方法,按照新能源汽车及动力材料→电池企业和行业→电池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和足迹家族→碳中和策略的思路,介绍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部件(如动力电池)的碳足迹核算,帮助读者了解有关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价值。研究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电池的绿

下列哪些实验的失败是因为缺少必须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①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用排水法收集不到纯H2;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H2SO4共热140℃,制乙烯时得不到乙烯;③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④检验淀粉已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H2SO4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后未出现银镜.

下列哪些实验的失败是因为缺少必须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①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用排水法收集不到纯H2;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H2SO4共热140℃,制乙烯时得不到乙烯;③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④检验淀粉已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H2SO4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后未出现银镜.

将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和硫酸钠的混合物8.2g溶于水中,加入50mLlmol·L-1的HCl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40mL0.5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和.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晶体的质量分数.

将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和硫酸钠的混合物8.2g溶于水中,加入50mLlmol·L-1的HCl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40mL0.5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和.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晶体的质量分数.

新材料与碳中和 成会明,唐永炳,欧学武 著.pdf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关键新材料的出现与应用是推动新技术革命的直接动力。当前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作者在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多年的研究与思考,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新材料的重要性,并探讨新材料在碳中和实践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本书回顾了材

碳中和:逻辑体系与技术需求 丁仲礼等 著.pdf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时间紧、压力大、任务重。在此背景下,如何绘制可落地的“碳中和”路线图,使我国在展现大国担当的同时,保障自身发展的权益,这是政策制定背后的重

在50mL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0mL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恰好中和,然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生成0.233g沉淀,计算混合液中硫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在50mL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0mL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恰好中和,然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生成0.233g沉淀,计算混合液中硫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